心尘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报道

文章内容

孔令辉参加奥运会-孔令辉奥运会崴脚

tamoadmin 2024-11-04
1.丁宁和张怡宁之间有哪些不同点?2.刘诗雯被散养,无缘大满贯,孙颖莎也被散养,莎莎会重蹈覆辙吗?3.东京奥运会为什么没有张继科?丁宁和张怡宁之间有哪些不同点?

1.丁宁和张怡宁之间有哪些不同点?

2.刘诗雯被散养,无缘大满贯,孙颖莎也被散养,莎莎会重蹈覆辙吗?

3.东京奥运会为什么没有张继科?

丁宁和张怡宁之间有哪些不同点?

孔令辉参加奥运会-孔令辉奥运会崴脚

张怡宁和丁都是北京队的,两人情同姐妹。丁宁9岁从大庆来到北京后,便一直跟在张怡宁和郭焱屁股后长大的。直到现在,丁宁依旧很尊敬地喊张怡宁为“宁姐”,喊郭焱为“焱姐”,特别懂礼貌。

说到张怡宁和丁宁之间的区别。首先说技术吧,两人又很大不同,张怡宁是右手持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丁宁是左手横板,两面反胶。再来说性格,张怡宁有点闷,很多事情不怎么说出来,一个人消化,这也是她被誉为“大魔王”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教练,张怡宁不希望有任何人对她有更深的了解。

直到现在,包括张怡宁曾经的舍友王楠,以及福原爱等人都对她不是完全的了解。之前王楠接受采访时也说,张怡宁少年老成,经常端一个保温杯,说话也慢条斯理的。退役后,张怡宁的性格稍有改变,特别是在做电视转播时,经常语出惊人。

再来说说丁宁,尽管来北京也有十几年了,但丁宁依旧是东北姑娘的性格,大大咧咧的。在媒体和球迷面前,丁宁是一个特别开朗的姑娘,有啥话都说。这样的性格也让丁宁成了很多节目或活动的嘉宾。

加上刚出道时有些神似李宇春,且唱功还不错,丁宁参加了很多活动,也结了不少广告,成为新时代运动员的典范。这一点,张怡宁是不及丁宁的。

总之,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词汇来总结张怡宁和丁宁区别的话:一个是“冷”,一个便是“热”!

最大的不同点,张怡宁当打之年,寻”敌”无果,见好就收,结婚生子去了;而丁宁年届30,还在追”梦”,马上就参加澳门站比赛,继续在乒坛拼搏。人各有志,张怡宁选择不错,丁宁精神可嘉,都应认可,不必厚此薄彼,无需评价。

她俩的不同点,主要是进攻端的处理,张怡宁强势,丁宁稍次,这也是丁宁达不到张怡宁高度的关键所在。为什么丁宁也是大满贯,且三夺世锦赛桂冠,却不那么服众,对她的领军地位主力层不那么服气呢?就是丁宁在进攻方面远远落后于张怡宁,这也是丁宁与张怡宁的最大不同点。

丁宁与张怡宁原来同属北京队,打法是丁宁全然学习张怡宁,基本上讲学得有模有样,尤其是攻守平衡上,守球的本领巳掌握精髓,左右都能坚持多打一拍,韧劲强于对手,后来的朱雨玲也是这个路子,前两年在女乒中很占便宜,一时兴起形成主流打法,争金夺银,成就了丁宁的大满贯,也使朱雨玲登上世界排名第一达半年之久。但这一年多来,风向突变,丁宁的软肋渐现,进攻乏力遭遇强力阻遏,与朱雨玲一样屡遭败绩。这主要的原因,张怡宁的进攻优势,丁宁、朱雨玲都没有学到手。现在巳经认识到,并且在努力”补课”,但为时已晚,有点悔之莫及了。

还有一个不同点是,丁宁打球平和,上场与对手的态度非常友好,从未出现过所谓剑拔怒张的模样。不像邓亚萍、张怡宁上场如临大敌,虎视眈眈,脸上从不开笑脸,把球场当成战场。说老实话,这两位场上的表情过于严肃,用得着那么僵着脸,恶狠狠的样子么?还是丁宁的表现文雅,绅士风度,颇为人们欣赏。

这也可能就是性格使然吧?为什么丁宁打球不狠,进攻乏力,一招难击于敌地的缘故吧。看来丁宁正手进攻还欠点功夫,而乒乓球的技术,得正手者得天下,正手攻球历来是男乒高手的主要手段,女乒稍次,但象邓亚萍、张怡宁、郭跃那样正手强悍往往就能占上风。现在的孙颖莎、王曼昱就是正手起板多,且犀利多变,才对丁宁、朱雨玲们产生威胁。丁宁就目前的情况看,过去的行之有效的以守为主的打法确实遇到了困难。这也是她没有把张怡宁这一手学到家的结果吧。

总之,丁宁走张怡宁的路子,应该是基本成功。如果象张怡宁那样早早退役,也就不存在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了,早就如邓亚萍、张怡宁一样,在评论席上对别人坐而论道了。

而丁宁仍在拼搏,对巳形成的球风球路改变打法,谈何容易?而丁宁及朱雨玲都在适应形势,在积极求新求变,不管成功与否,都应对这种精神表示肯定。丁宁如果仍要坚持,就继续努力,不管结果怎样,只要付出了就不要后悔! 同为防守型打法,张怡宁被称为“天安门城墙”,构建起了自己“大魔王”的时代。

作为防守型打法,张怡宁靠自己打不透的防守实力,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在运动生涯早期,只有王楠能够对其实施压制,而在北京奥运周期张怡宁已经成长、成熟为无敌般的存在。 而丁宁与同时期的李晓霞、郭跃、刘诗雯等均互有胜负,达不到“魔王”级别,也不具备统治力。

1.防守、进攻张怡宁均完全超越丁宁。 虽然打法类似,但张怡宁的防守功底、能力应该是自成一档的。在同时期的运动员,除了王楠是左手,利用撕正手回反手两个大角来回调动,能够打动张怡宁外,其他人几乎在四、五板之内就被张怡宁防、磨。张怡宁与丁宁的防守还是有所区别的,用她主管教练李隼的话来说:“ 张怡宁的防守不是被动型防守,而是进攻型防守。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挺矛盾,但你观察张怡宁防守的落点、角度你会就明白,你非但打不她,反而她用防守落点的变化,能够破坏你的连续进攻,甚至造成因跑动失位而失误。丁宁的防守有些类似于“硬扛”,在防守的进攻性上没有张怡宁控制的那么到位、那么好。在职业生涯的后半段,张怡宁在夺取雅典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 也听从了李隼的建议,没有光吃防守功底的老本,也增加了前三板的进攻、抢攻。

这也使得她在与王楠的后半段对决中逐渐占到上风。王楠因年龄增大,体能、体力都有所下滑之后,在攻不张怡宁的情况下,又被张怡宁反攻,但她的防守能力却与张怡宁有明显的差距了。也正是因为与时俱时, 张怡宁也成为了继邓亚萍之后的又一位蝉联奥运女单冠军的选手,也是目前乒坛上唯一一个“双圈”大满贯。

2.同为大满贯球员,丁宁遭受非议更多。 张怡宁凭借雄厚的实力,几乎很少有质疑她的声音,而同为大满贯的丁宁则就相形见绌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丁宁面对队友李晓霞连续使用下蹲砍式发球,抛球高度不够,被裁判直接罚分。赛后,孔令辉非但没有找队员发球的原因,而是直接气急败坏地指责裁判: “一个蠢女人,毁了这场比赛!” 这样的反映、表达是令人十分震惊的。 而赛后的技术还原,也证明了丁宁抛球高度远远不够。

2015年苏州世乒赛,丁宁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突然崴脚在地,这令状态极佳的刘诗雯措手不及。已经完全超过伤停时间的治疗之后,丁宁梨花带雨连哭带抹泪地拿下了已经早失去感的刘诗雯。次年,孔令辉也用丁宁取代了当时的世界第一刘诗雯参加里约奥运会。 里约丁宁神奇夺冠之后,李晓霞突然在微博发声,称有人联手欺负她,把她当傻子好了。 丁宁的大满贯之路也数次遭到球迷的质疑、非议。

丁宁已被大球时代所淘汰,防守反型打法不会再迎来春天。

与张怡宁的功成身退、主动让贤不同,丁宁声称自己还要参加一次奥运会。而这位教练眼中大赛经验丰富的大满贯,曾在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被伊藤前无古今地打出11:0!

1.暴力打法引领大球,丁宁靠防守已难有生存机会。 大球时代旋转减弱,这简直就是去掉了丁宁打法的命根子,没有旋转防守就可以靠力量、速度暴拍,暴扣!随着年龄的加大, 丁宁经常被00后孙颖莎打到在赛场上愣神,完全跟不上对手节奏。 实际上,在这点上丁宁没有张怡宁当时的与时俱进,以她的进攻能力是不可能达到孙颖莎、王曼昱等球员的速度、力量的。距离东京奥运会这短短的时间,要想重新练习一套打法,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

同样外战获胜,丁宁是文状元挂帅,张怡宁是武状元出征。

丁宁与张怡宁有很大的不同。

张怡宁,大满贯获得者,职业生涯获奖无数,输球较少。

张怡宁右手横板,两面反胶,打法防守为主,稳健型打法,反手铜墙铁壁,正手杀伤力较足。

张怡宁最初是模仿何智丽的打法进入国家队。当年邓亚萍亚运会负于小山智丽,面对小山智丽的稳健防守,邓亚萍凌厉攻势并未奏效。这也是邓亚萍生涯里输球最著名的一次,而且小山智丽的赢球“吆西吆西”,被媒体和广大球迷批评。

张怡宁手感好,对打相持多板,尤其反手位非常稳健,面对任何对手的强力弧圈球进攻,往往轻松化解。自身发力较少,借力合力好,打空档打落点。对手往往进攻能力不足后,无法攻破张怡宁的防守。

张怡宁两面都是蝴蝶套胶,典型的外套打法,撞击较多,所以不像国乒队员的狂飙系动作。动作衔接好,减力加力非常娴熟。面对任何打法,张怡宁都可以轻松化解,她曾说过,“我没有不适应的打法”。

丁宁,大满贯获得者,与张怡宁同是北京队队员。

丁宁左手横板,两面反胶,打法稳健为主,比较黏糊,多板相持中,寻找机会打空挡落点,整体属于绵里藏针型,正反手杀伤力稍弱。主要依靠大范围步法跑动,以及纠缠能力得分取胜。

整体对比,丁宁的技术虽然较张怡宁先进,但是丁宁对球的理解,以及对比赛的把控,与张怡宁差距很大。

张怡宁王者之风,冷面杀手,处乱不惊,对球的理解登峰造极。防守稳健,把握整个比赛。而丁宁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进攻弱,防守吃力,总是在逆境中挣扎,缺少大将之风,对困难的解决方式方法,差张怡宁不只一个档次。

同为大满贯,张怡宁的高度,是丁宁无法达到的。而且张怡宁急流勇退,两次奥运冠军,也是丁宁无法企及的。

丁宁目前的状态,输多胜少,被伊藤美诚打的单局零分,也创造了大满贯的 历史 ,该退不退,何必坚持。

综上所述,张怡宁是国乒 历史 上的一个高峰,丁宁与张怡宁相比,还是很大差距。

精彩乒乓球,关注: 体育 生活不分离

丁宁受张怡宁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张怡宁对于丁宁成为大满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丁宁并不是天赋非常出众的选手,但是她有超强的意志品质,她也非常刻苦,在张怡宁的影响下树立了比较高的理想,所以才有了大满贯的成绩。

丁宁非常能咬,也非常难缠。她的“咬”和“缠”能让对手崩溃,这也是丁宁获胜的主要手段。打不的丁宁,丁宁好像永远都有下一板,这往往让对手绝望。

丁宁打法并不先进,也可以把丁宁比作削球打法,在对手的自信心被消磨殆尽时就是丁宁反攻致胜的时刻。看丁宁打比赛,即使她最终赢了,也觉得她始终很被动,就是因为她防守反击的打法。

比赛中丁宁满场飞,看起来疲于奔命,但是只要你打不她,她就有反击的机会。与丁宁同时代的运动员,要么杀伤力不够,要么意志品质不行,要么心态和心理素质有问题,所以丁宁成为了大满贯选手。同期的李晓霞杀伤力够,所以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击败丁宁,同期的刘诗雯速度落点非常好,所以也保持着与丁宁对阵不错的胜率。而其他选手 则在丁宁面前难求一胜。

张怡宁是非常有天赋的选手,近台防守非常好,在近台反击质量也非常高。张怡宁比赛气质非常好,比较有霸气,可以说是让对手一筹莫展的选手,每个选手遇见张怡宁都有点不自信,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战胜张怡宁。

张怡宁和丁宁都是非常成功的乒乓球选手,也都是令人尊敬的运动员,她们成为大满贯都是她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

丁宁没有张怡宁在球场上那种霸气

二人虽然都叫宁,但是实力大不同,与张怡宁相比丁宁方方面面略显单薄。

张怡宁是邓亚萍之后,女乒又一具有统治力的运动员,号称大魔王,她的鼎盛时期,无人能敌,是女乒真正意义上的****。

然而丁宁到目前为止,虽然冠军拿了不少,但是前有王楠李晓霞,同时代的刘诗雯陈梦,迅速崛起的孙颖莎王曼昱,她都没有绝对胜算。近两年更是胜少负多,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与东京奥运基本无缘。

张怡宁和丁宁都是大满贯,但张怡宁的大满贯当之无愧令人口服心服。而丁宁则被乒迷们戏称为史上“最水大满贯"。

原因无非是2015年苏州世乒赛,决赛刘诗雯全面占优的情况下,丁宁两次申请疗伤暂停,打乱了小枣的节奏。丁宁虽然捧杯,但被指诈伤,冠军拿的不光彩,一时口碑跌到了零点。

还有16年奥运会,李晓霞与丁宁会师决赛。李晓霞的打法先进,双面弧圈力量十足。前几局占优,后边突然之间就不再发力,好像换了一个人,结果败给了丁宁。

于是就有球迷浮想联翩,是不是有领导要成就丁宁的大满贯,给李晓霞暗示了什么?奥运结束之后,竞技状态非常好的李小霞突然宣布退役,并且在微博里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全世界都针对我。

尽管球迷把李晓霞的退役归罪孔令辉,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给丁宁让路。都是猜想,不足为凭,不足为信。空穴来风,可老百姓的看法谁也控制不住,对丁宁有说法的人越来越多。

布达佩斯世乒赛上,刘诗雯半决赛打破乒乓比赛不打对手11比0的潜规则,第五局零封丁宁,那场面绝对尴尬事后小枣抬出了刘国梁,讲了诸如尊重对手就是要拼每一分。

很多球迷就讲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刘诗雯憋了四年终于吐出了一口恶气。

张怡宁的聪明处还在于急流勇退,嫁做商人妇,相夫教子,怡然幸福。而丁宁还拖着那条伤腿征战,怀揣东京奥运会的一线希望。这种 体育 精神令人敬佩,但是也有球迷分析,她在指望刘月半念旧情,法外施恩。如果是那样刘就真成了不懂球的胖子了。

张怡宁是继邓亚萍之后,是我们女乒又一丁宁与“大魔王”张怡宁对比具很有统治力的运动员,人送外号大魔王,而且在她的鼎盛时期,也是无人能敌的,那也是我们女乒真正意义上的****。

然而叮咛到现目前为止,虽然在冠军上是拿了不少,但在前是有王楠与李晓霞,在同时代是有刘诗雯和陈梦,在后辈是迅速崛起的孙颖莎与王曼昱,她也都是没有绝对的胜算。

张怡宁是出了名的大魔王。冷面杀手。每次看球赛,只要有张怡宁在场,特别放心,冠军非她莫属。

丁宁和张怡宁不是一代的球员,他们没有可比性。

刘诗雯被散养,无缘大满贯,孙颖莎也被散养,莎莎会重蹈覆辙吗?

刘诗雯被“散养”事出有因,肖战指导风格并不适合小枣,技术成型难有新调整。

刘诗雯当年被“散养”期间,是遇到了心理和技术两大难题,没有合适的教练,确实难以帮助她走出困境,而小枣自己身处庐山之路,当时更是看不到方向。

1.2018年陷入谷底,马琳接手后触底反弹。 刘诗雯发布消息称自己被“散养”,还是在2018年。对于她这种在乒坛征战多年,且技术已经定型的球员来说,改造的难度是挺大的。 王楠当年在与王励勤的教练磨合时,也不是很成功。 对于李晓东建议王楠增加正手进攻能力的要求,王楠还是非常抵制的。作为左手球员,王楠反手撕大角,恰恰是她挟制右手球员的利器, 让王楠在职业生涯末端做一个大的技术风格的改变,显然是很难完成的。 对于2018年的刘诗雯来说,其实也是遇到了这样的困难。随着力量派打法陈梦的崛起,刘诗雯一味靠速度来赢球的办法,显得太单一了,队友们对于小枣的速度也有所适应。

再加上,2016年错失里约奥运会单打, 刘诗雯除了技术,在心理上她也没有找到自信。 肖战被调整到女队之后,接手的第一个球员就是刘诗雯。然而, 肖战男子化打法的风格,并不适合于刘诗雯。 两个人磨合不久后,就分道扬镳。刘诗雯竟然处于了无人来管的境地。2018年王曼昱上调至一队, “鳗鱼”的力量和技术风格,恰恰与肖战的男子化打法合拍, 肖战就把所有的精力用到了王曼昱身上。把刘诗雯从退役边缘救回来的,还是马琳。马琳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自己巅峰时期负于了瓦尔德内尔。 对于职业生涯遇到的瓶颈、失利,他本身就有非常深切的体会。

要说刘诗雯的技术有多么落后,也不符合事实。只是小枣在2015年世乒赛,被丁宁崴脚后逆转,继而丢掉世乒赛女单冠军。接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又输了几场外战。 被孔令辉认为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小枣,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那个阶段被“散养”的刘诗雯,与其说技术上有瓶颈, 还不如说自己的“心魔”没有突破。 正是通过马琳的疏导、帮助,刘诗雯在2019年世乒赛、世界杯两个大赛夺冠,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个小高峰期。后来,落选东京奥运单打,还是刘诗雯的伤病来得不是时候。 那么,莎莎眼下也没有主管教练,她会重蹈刘诗雯的覆辙吗?

孙颖莎与刘诗雯情况不同,李隼有亲自执教莎莎的欲望,22岁年龄非常有可能成为大满贯

刘诗雯被散养的阶段,已经是她27、28的年龄了,基本上就是职业生涯的末端。孙颖莎技术先进,且已经打入三大赛的女单决赛,她临门一脚,捅破窗户纸,确实需要名师来指导。

1.李隼对莎莎“插手”很多,再打2个奥运周期没有问题。 其实,莎莎在升入一队,由黄海诚接手时,李隼就没少插手,多次亲自上手喂球来训练孙颖莎。李隼对于莎莎的关心、上心,是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球员的。朱雨玲之前被誉为李隼的关门弟子, 然而小朱因身体和打法原因,退出主力之后,孙颖莎很可能成为李隼的最后一个徒弟。 由于孙颖莎是顶尖选手,在国乒女单、女团、女双、混上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国乒教练组对于她主管教练的确定是十分谨慎的。 澳门赛,莎莎意外负于刘诗雯之后,“暴力莎”与陈玘的配合也以“分手”告终。

目前,是其省队的教练杨广弟在带莎莎。不过, 杨广弟也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真正指导莎莎的应该还是李隼。 李隼还有2年退休,把莎莎带到巴黎奥运会完全合适。至于“暴力莎”能否成为大满贯,这个是非常有可能的。除了巴黎奥运会,以莎莎22岁的年龄,她再打2届奥运会是没有问题的。以她的悟性、天赋成长是非常快的。况且,她与王曼昱的实力非常接近, 两个人在接下来2个奥运周期,先后成为大满贯都是有可能的。

刘诗雯被散养原因是多方面的,后来有了主管教练也没好到哪去,关键是她身体不行,长期受伤病困扰,从2019年以后很少参加重要比赛,所以没有实现大满贯也就很正常了。

孙颖莎已经有几个月没有主管教练了,虽说她很努力也很自律,但是没有主管教练必然会影响她的训练和比赛。今天这个指导,明天那个陪练,但最终还是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只要孙颖莎的主管教练确定不下来,他就不能系统提高技战术水平,对她的成长非常不利。常此下去可能贻误她的一生,更甭想什么大满贯了。

国乒管理层应该抓紧时间为孙颖莎安排既有能力,又有

责任心强的主管教练。

刘诗雯年龄偏大了,加之受伤病困扰,状态起伏不定,不可能进入主力阵容;孙颖莎年轻,技术全面,攻守兼备,是中国女乒绝对主力,也是希望之星。不可能被散养,而大满贯也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孙颖莎找个主教练就那么难吗?

不会,孙颖莎目前才22岁,现在是女队中年龄最小的主力队员,21岁获得奥运女单资格并打进决赛,在单打双打混双和团体上均有明显成绩,各方面能力均衡。目前被散养,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或许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教练,并不会因此无缘大满贯,才22岁,完全还能打好几年,国乒教练组也不会放弃不管的。

昨天晚上国乒也是官宣了邱贻可担任孙颖莎的主管教练,邱贻可也是年轻教练,之前也是世界冠军,完全可以。事实证明,国乒并没有放弃孙颖莎,也不会放弃。目前孙颖莎三大赛成绩均打进决赛,去年的WTT世界杯也是拿到了冠军,实力摆在那里,目前只是遭遇到了瓶颈期,成为大满贯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在年龄上还占据很大优势。未来还很长,加油,孙颖莎!

孙颖莎年轻,技术全面,攻守坚备,是中国女兵的的主力。乜是希望之星。不可能被散养。大满贯是迟早的事。

东京奥运会为什么没有张继科?

经历了多年高强度的训练,各种伤病已经缠绕其身,再加上状态的不稳定,让他逐渐走进了职业生涯的低谷。

在里约奥运会双打中建功的张继科在赛后采访中透露自己腰伤已经非常严重,睡觉和移动都成问题。在男团半决赛拼得太凶的张继科腰复发,腰伤使他睡觉和移动都非常困难。在接受采访时他甚至不能站立,只能趴在护栏上。在等候上场时,张继科也没办法坐在凳子上,只能坐在地上。这里也许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乒乓球这样看起来不是高强度的运动,竟然还会受伤?

首先,乒乓球的技术复杂程度绝对不逊于其他任何一种球类运动。手上的功夫有拧、挑、砍、切、抹、弹种种细活,脚下功夫也不简单,对于落点、击球点都力求精确,速度、力量和旋转也都影响着每一球的质量。而乒乓球为什么会受伤,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量非常大,长期高强度的运动对人体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大多都是长期运动损耗造成的损伤。

另外,若是比赛节奏过快或赛前转播不充分等原因,运动员也会遇到一些突发伤,崴脚伤腰之类的。

对于每一位运动员,我都是抱以尊重敬仰的心情看待他们,也希望他们在参赛的同时,也要保护和珍惜自己的身体。

资料拓展

张继科的巅峰时期

2010年3月28日,张继科以4-0的成绩打败高宁,首次获得个人亚洲杯男单冠军。

2010年10月31日,德国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半决赛中,张继科迎战日本选手水谷隼,在大比分0-3落后的情况下,连扳四局逆转胜利(7局比分:11-13、10-12、6-11、11-9、11-5、14-12、11-4);但在决赛中,以大比分1-4负于王皓获得亚军。

2011年5月,张继科与王皓在第51届荷兰鹿特丹世乒赛中进入男子双打前四强,并且获得男单冠军。6月7日,张继科入围中国乒乓球队公布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单打名单。11月,张继科在巴黎世界杯中获得单打冠军。11月29日,张继科在英国伦敦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取得男单亚军,同时和马琳获得男双冠军。12月1日,张继科超越王皓,在国际乒联排名榜上取得第二名。

2012年8月,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张继科以4-1战胜王皓夺得冠军;同时,他也实现了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三项冠军的大满贯,成为在中国男乒历史上继刘国梁和孔令辉之后的第三位大满贯选手。

2013年2月20日,在科威特公开赛中,张继科以4-2战胜队友马龙,夺得赛季首冠,并与马龙的男双组合获得男双亚军。2月25日,卡塔尔公开赛,张继科因伤退赛,与马龙获得男双亚军。5月20日,张继科在第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击败王皓取得冠军;同时,他也成为历史上第七位成功卫冕世乒赛男单冠军之人。

2014年10月26日,在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决赛上,张继科以4-3战胜队友马龙,距离第二次大满贯仅差一枚奥运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