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打破亚运会纪录夺冠-苏炳添亚运会纪录难破
1.苏炳添为了奥运决赛那一刻,努力十多年,却把巅峰留在了半决赛?
2.中国短跑运动员排名
3.短跑名人苏炳添,都创造过哪些惊人的成绩?
4.苏炳添认真跑200米成绩会是多少,能否破20秒?
苏炳添为了奥运决赛那一刻,努力十多年,却把巅峰留在了半决赛?
相信大家都看到这届奥运会上苏炳添百米赛跑半决赛的比赛录像了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半决赛后苏炳添那个兴奋的状态吧?许多网友认为他是不是认为自己奥运夺冠了才会如此兴奋呢?因为如果单单是进入奥运决赛,也不至于兴奋到那个状态吧,要知道半决赛和决赛中间只相差两个小时,他如此兴奋,不会消耗他的体力吗?何况他之前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冠军,心态早已平稳了,他平时也很低调,所以也不至于因为只进了奥运决赛就如此兴奋呀?难道真的是我们的苏神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要想回答网友的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苏炳添的成长之路,以及这次奥运会的战术安排吧!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寻沧海桑田 历史 遗珠,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1989年8月,苏炳添出生于广东中山古镇。父母在家务农,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在泥巴地里乱跑。虽然喜欢四处乱跑,但苏炳添其实一直是个乖宝宝。苏妈妈回忆,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很乖,性格很温和,很少和别的孩子发生什么纠葛。不过,在苏炳添的家族里,可是有不少出色的运动员。表哥蔡健发比苏炳添大9岁,是中山古镇的百米赛跑冠军,也是苏炳添最早追逐的目标。那时候的苏炳添还是跟着表哥屁股后面,在外公家外面空地四处追逐打闹的。
少年时的苏炳添,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跑步天赋,倒是身材矮小的他有一手篮球绝活,读初一时,身高只有1.55米的他,放学后经常出现在篮球场上,有一次,一群孩子在一起比赛谁能跳起来摸到篮球架,没想个子最小的苏炳添轻松摸到,足见其弹跳力之强。
他的启蒙教练杨永强两眼放光,发现苏炳添拥有非凡的腿部、腰部肌肉,就像能快速迸发巨大力量的优质弹簧,这让他的纵跳数值达到40,比很多国家队年轻队友高一倍,而田径尤其是短跑,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力量。
杨永强老师透露,经过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所以才把他吸收进了学校的田径训练队。刚开始,我还想让他练跳高呢。
其实啊,初二时候的苏炳添已经展现出小小的短跑天赋,经常在他们村里的比赛拿到冠军,那时身高只有1米55的苏炳添已经可以超过很多大孩子,拿到第一名了。刚刚进入田径队,还没有经过什么系统训练,苏炳添在泥巴地里跑都跑得非常快。参加当地的中学生运动会,在很多石子上的跑道都能跑到11秒多。初中进入学校田径队,苏炳添并不像别的 体育 生那样张扬,一直都显得安静低调。杨永强教练回忆,苏炳添在学校田径队的时候,从来不缺勤,每次训练都积极参加,而且非常自律。
后来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展现出来。 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最好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可以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可以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 体育 老师都震住了。
2004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结果拿到了第一名。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宁德宝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不过,真正的 体育 训练并非那么轻松。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应。而且,由于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 2006年,在香港对抗赛上,苏炳添收获了100米和200米比赛的冠军,在100米跑出10秒59、200米跑出的21秒多的成绩都接近了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尽管当时苏炳添成绩不错,但要进入更好层次的团队,很多教练并不看好她,毕竟只有1.72米的身高,身材太矮,与很多欧美、非洲1.8以上的身高相比,实在太吃亏。
9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邀请赛以10秒66夺得100米冠军。同年12月,苏炳添被招进广东省田径队进行更高级别的训练。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时,他的成绩只是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帮助他坚持度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2009年12月12日,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苏炳添以10秒33夺得男子100米冠军,以全年11金的成绩结束赛季。
2010年,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4 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得冠军,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摘金后,中国接力队时隔20年再度封王亚洲。
2012年5月6日,在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04(顺风2.9米/秒)超风速的成绩战胜美国选手麦克·罗杰斯和前世锦赛冠军金·科林斯夺得冠军,此次夺冠是中国队队员首次在男子百米成年组国际比赛中战胜美国选手。8月4日,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
2014年 10月2日,在仁川亚运田径男子4 x 100米接力的比赛中,他和陈时伟、谢震业、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这是中国队连续在两届亚运会上以打破记录的方式夺得该项目的冠军。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 历史 突破,他更改了起跑脚,尽管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但最终换来了巨大的成就。
2015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这个成绩不但打破了10秒的全国纪录,并且也在正常风速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
2017年5月1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百米赛苏炳添以10秒09夺冠,成为第一个在钻石联赛百米大战中夺冠的中国人。
2018年,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3次打破室内赛60米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室外赛百米两次跑出9秒91的亚洲纪录。
细数苏炳添长达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一直在不断进步,并维持着极高的竞技水准。无论是莫斯科世锦赛被判抢跑的失落,还是两届全运会与金牌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一直伴随的伤病和伤痛,都没能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
苏炳添最大的优势是善于学习和总结,为提供训练成绩,他养成了回顾总结的好习惯,训练后写训练日记,把所有比赛资料存在电脑里,空闲时就翻出来从头到尾地看回看比赛录像,进行总结和提高。日复一日的科学练习,他终于站上了最高水平的赛道。
与在田径赛场上创造诸多辉煌的刘翔相比,苏炳添显然属于慢热型选手,靠“坚持的力量”终成大器。苏炳添不因失败而放弃赛道,也不因年龄渐大,而放弃对更快速度的追求,他持续追求每个0.01秒的跨越,不断超越自我,终于迎来自己的时代。所以他经常做的一个手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更让人们称道的是,苏炳添是普通人学习的楷模,他考取了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2018年4月,又正式被聘任为暨南大学 体育 学院副教授,他的授课是学校最热门的课程。
在很多人看来,苏炳添就如一个最普通的人,2016年10月10日,他晒出了结婚证宣,妻子是小学同学林艳芳,多年来两人的感情十分稳定;2018年7月11日凌晨,苏炳添的儿子出生。
时间来到了2021年7月14日,苏炳添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名单。 7月3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预赛,苏炳添以10秒05排名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8月1日,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成为了首个百米破9.9秒的亚洲运动员。2小时后,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他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一次创造了 历史 。
回到视频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何苏炳添在半决赛和决赛中的成绩差别会这么大呢?是不是苏炳添出力出错了比赛,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了?他为何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有时候,当外行的声音太大,往往内行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任何 体育 项目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技术,尤其是细腻的技术掌握,以及一些技巧性的突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到诸如“经济腾飞改变了国人DNA”等话题,可是为什么中小学生体质下降了呢?回到苏炳添的奥运战绩,现在网络上普遍认可苏炳添外籍教练的部分说法,说半决赛到决赛的休息时间不够,太不利于黄种人了。这种话说得真是够酸,刚才黄种人胜利了,立即又主动去承认黄种人体力不如人。这样的讨论有多大个意思?
实际上,苏炳添的半决赛的佳绩和决赛没有跑出个人最佳水平,都是和技术有关的。这里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解析。
半决赛苏炳添跑出个人最佳成绩9秒83,打破亚洲纪录,这一跑可以说是把他的个人特点、技术突破发挥到了最佳水平。
技术突破到底在哪里呢?可以说,苏炳添实现了一个奇迹——小个子成为世界级的百米飞人。
严格地说,男子100米被非洲裔运动员垄断的说法并不正确,实际是被西非裔的运动员垄断。西非后裔拥有特别的大长腿,博尔特就是 历史 最佳代表。
奥运 历史 上一个“小个子”百米冠军是身高1.77米的加拿大运动员本 约翰逊,但他立即就因为禁药问题身败名裂。
从起跑器的摆放,都可以知道苏炳添的腿长和他的对手们之间的差距。一个身高只有1.72米的运动员,不管他是什么人种,要想进入奥运男子100米决赛,都是极难极难的,进入一次,就是一个神话!
小个子运动员只拥有一个优势:他们在起跑以后的加速更快,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进入最快步频。但是他们的劣势在100米比赛中也实在太明显:当对手的步频也进入最佳,后程跑就只能眼看自己被对方追上。博尔特的大长腿和潇洒迷人的后程跑,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来说,小个子运动员一般会在60到70米左右被对手追上和甩开,最后30米完全无能为力。但是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了极好的战略,这必定是他进行针对性训练的结果。奥运男子100米金牌得主雅各布斯是在最后10米才终于缩小了差距,他的半决赛成绩稍逊于苏炳添。
通过对比决赛成绩,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苏炳添跑出半决赛一样的9秒83,他至少可以拿到银牌。但为什么苏炳添在决赛中显得明显要吃力很多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并且对比半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
英国运动员休斯抢跑被罚下,当时我们立即有一种强烈的不安的预感,尽管是所有运动员都被“闪了一下”,但我们认为这可能对非常需要在起跑和前半程跑出自己节奏的苏炳添影响最大,对更擅长后程跑的对手影响更小。
技术发挥和心理直接相关。另一个问题在于,决赛对手的竞争力强过半决赛。在决赛起跑之后,苏炳添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优势,还略有落后对手,他有明显的迈大步倾向,节奏明显受到周围的运动员带动,而不是他在半决赛里的致胜战略——尽快达到自己最佳步频,争取在前半程取得一些优势。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1.72米的小个子被一帮大长腿对手带上了节奏,竟然也跑出9秒98,其实是实力非常高了。但这可能也是苏炳添未来在继续寻求精进的时候必须总结的经验:如何尽最大努力跑出自己的节奏,不受任何一种情形干扰。或许他还需要争取参加更多的高水平比赛,在这样的比赛中去提升抗干扰能力。
尽管苏炳添的美国教练说:很遗憾!是我的错,他本可以在决赛中跑得更快,苏炳添在半决赛中,付出了100%的努力!他很难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再做到第二次。这很大程度上,是我的错!训练中,我没有想到半决赛与决赛之间只有两个小时,我们没有准备好,让他能够很快地再跑一枪!从而能让他跑出像半决赛一样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我有点后悔,我可以为他准备得更好!另外英国选手的抢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炳添。
单纯从运动和竞技的角度说,苏炳添的半决赛录像永远都值得热爱田径、想要在田径场上取得成绩的青少年学习。这场半决赛不仅是一个神话的诞生,同时也为小个子短跑运动员指出了一条路:战胜长腿运动员是可能的,关键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至于他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完全是因为他努力了十多年的回报,要知道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奥运,前两次都没有进决赛,这一次终于进决赛了,情绪得到了释放,比拿到冠军还开心。
虽然决赛只拿到了第6名的成绩,但这也完成属于黄种人的传奇,而他对“年龄魔咒”的打破,更是属于他个人的传奇。今年已经32岁的苏炳添,是不折不扣的高龄跑者。即便在世界顶尖高手那里,32岁也绝对不是一个黄金年龄。和他同时代的100米天才,金牌拿到手软的博尔特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今年35岁的博尔特已经退役4年了。我们也不知道苏炳添还能再坚持几年。
百米跑道上的“老兵”苏炳添,也曾差一点在创造辉煌之前退役。悬在亚洲短跑选手头上“28岁定律”有着挥之不去的魔性:28岁被认为是一个无形的极限,由盛转衰的规律不可遏止。据报道,2014年亚运会后,苏炳添状态持续低迷,在对未来感到深深迷茫的情况下,他考虑过退役。如果苏炳添坚持不到32岁或者28岁就转身离去,没有人会苛责。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黄种人能挑战的极限十分有限,坚守未必有意义。但苏炳添最终给出的答案是做个“固执的人”。2015年他第一次跑进9秒区,是对苏炳添自己也是对所有人的回报和启示。当然,欢笑背后,是无尽的伤痛和寂寞。
苏炳添的故事证明了,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来自于背后的长期主义。对孤独的勇士来说,最大的对手,从来都是自己。坚守内心梦想,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激发出最好的自己,成为一个领域的最强者。
这样的 体育 精神,不仅 体育 界需要,任何行业都需要。因为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缺少的发展动力。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愈挫愈勇,力争上游,都是最好的精神风貌。说到底,永不言弃的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 社会 、一个时代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总会面对各种“极限”挑战,有时,这种挑战是自身一时难以承受的,有时,还会因各种意外因素导致伤痕累累,但只有不断强大自己,像苏炳添那样,不断和“身体”对话,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更大的潜能,坚持长期主义,才有可能触及胜利的荣光,抵达我们的星辰大海。
中国短跑运动员排名
中国短跑运动员排名内容如下:
第十位:三级跳先驱邹振先,1955年出生,辽宁大连人。1981年邹振先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田径赛获得亚军,是亚洲唯一获得名次的运动员,被亚洲田径联合会授予“金鞋奖”。
邹振先职业生涯五次打破亚洲纪录,是亚洲首位突破17米大关的选手,在奥运会取得第四名,亚运会获得1金1银1铜,他创下的17米34的全国纪录整整尘封了28年。
第九位:第一女飞人李雪梅女,1977年1月5日出生于四川广汉,中国田径短跑运动员,现已退役。
李雪梅是亚洲田径历史上最优秀的女子100米飞人,曾经是唯一一位能够跑进10秒80的亚洲飞人,职业生涯四次打破100米、200米亚洲纪录,10秒79、22秒01的亚洲纪录至今未被打破,1998年曼谷亚运会获得了女子100米和4乘100米接力的冠军,共夺得2金1银。
第八位:200米之王谢震业,1993年8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中国短跑运动员。浙江大学体育系2012级本科、2016级硕士研究生。
2018年蒙特勒伊田径精英赛,谢震业在100米比赛中跑出了9秒97的成绩夺冠。2019年国际田联钻石赛,谢震业在男子200米跑出了19秒88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并夺冠,是第一个跑进20秒的黄种人。职业生涯3次参加全运会,拿到2枚金牌和3枚银牌和1枚铜牌。
第七位:链球女王张文秀,1986年3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亚洲成就最高的链球女王,七破亚洲纪录,奥运会2银1铜、世锦赛2银1铜。
第六位:亚洲百米之王苏炳添,男,汉族,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是一位不折不扣才子运动员。
同时苏炳添东京奥运会的9秒83,是世界前15名短跑选手榜单里,唯一一个黄种人选手。
第五位:世界竞走女王刘虹,1987年5月12日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中国女子田径队竞走运动员。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四位:铅球女王巩立姣,生于1989年1月24日,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兼教练员、高级教练,中国田径运动员,女子铅球****。奥运会1金1银1铜、世锦赛2金1银3铜排名位。
第三位:世界跨栏王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他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
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奥运会1金、世锦赛1金2银1铜,一破一平世界纪录,一次打破奥运纪录。毫无疑问,刘翔就是110米栏最伟大的运动员,没有之一。
第二位:跳高第一人-朱建华、男,1963年3月29日[2]出生于上海,中国跳高运动员,前世界纪录保持者。
职业生涯三次打破世界纪录,奥运会1铜、世锦赛1铜,朱建华在当时的影响力不亚于当今的苏炳添。
第一位:中长跑神鹿-王军霞1973年1月19日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成为中国首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更是至亚洲首位入选田径名人堂的女运动员,被誉为“东方神鹿”。
王军霞职业生涯多次打破1500米、3000米、10000米世界纪录。199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王军霞获得10000米的金牌,同年王军霞在全运会上打破了女子3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纪录。
短跑名人苏炳添,都创造过哪些惊人的成绩?
他是男子100米亚洲记录保持者和男子60米亚洲记录保持者,也是首位闯入室内世锦赛男子60米的中国选手、首位进入田径世锦赛男子6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首位进入9秒大关的亚洲本土选手,他的成绩在不断刷新中国乃至亚洲的最高成绩,也将中国短跑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的成绩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就,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在2018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的比赛,他以6秒4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的记录并获得了冠军,在同年3月份,他又创造了亚洲选手在世界大赛男子短跑的最好成绩,同年的8月份他又以9秒92的成绩打破了亚运会的记录并夺冠,2018年对他而言是不一样的一年,对我国短跑历史而言,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他的努力是中国在世界的短跑又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那么,其实从2013年开始,这个男孩就在不断刷新着各种短跑的记录,他永远以最佳的状态去面对每一场比赛,让我们看到了短跑精神和中国体育的精神,他在运动场上的争分夺秒,都为我国创造了每一个新的辉煌。
他除了是中国男子短跑的运动员之外,他同时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他被母校暨南大学正式聘任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在学校给予学生传授一些体育相关的专业知识。那么,早在2016年他就跟林艳芳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在之后最辉煌的2018年,也收获了他们的爱情结晶。等他儿子长大之后,大概就知道,这个看起来并不高的男人,为他们撑起了整个家的同时,也撑起了中国短跑的一片天。
苏炳添认真跑200米成绩会是多少,能否破20秒?
苏炳添若是以百米9秒91的巅峰状态认真跑一场200米,我认为成绩会在20秒30左右,超过中国田协认定的国际健将水准(20秒62),但不会突破20秒大关。
百米目标定在突破9秒9苏炳添出生于1989年,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已经到了该考虑退役的年龄,但是他的状态似乎还不错,而且没有比较严重的伤病,体育总局和田协之类的主管单位和一些领导似乎也吸取了刘翔的教训,没有让苏炳添过度参加比赛。
但是从年龄上看,苏炳添即使再保持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巅峰状态,他的成绩也很难大幅度提高,毕竟短跑运动员提高0.01秒都非常困难。
苏炳添的身高只有172cm,和很多黑人选手相比,步幅不如他们,但是频率更快,更灵活,因此在30米到60米的项目中优势更大,但是一旦进入途中跑,黑人的优势就出来了,保持速度的能力强,这也是为何贝克60米和苏炳添差不多的水平,室外却具备9秒80的水平的根本原因。苏炳添要想继续突破,要付出的努力更多,前面的障碍也很多。
60米的世界纪录是6秒34,苏炳添要想摘金夺银,至少要保证6秒4的成绩,若想进一步突破则要接近6秒35,这是非常困难的。百米目标定在突破9秒9,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是突破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也许下一个亚洲百米纪录就是苏炳添的。
苏炳添极限是多少秒?苏炳添在职业生涯中训练的主要项目是男子100米,男子100米项目在世锦赛与奥运会上,是最引人关注的项目。短跑100米项目全程为:1,起跑以后的加速跑28~30米左右(关键技术耗氧量大);2,途中跑技术身体直立步频和步幅达到最佳状态;3,冲刺跑阶段30米左右。
短跑100米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步频.步幅和保持最大的速度。短跑名将苏炳添在2018年接连获得优异成绩,增强了提升成绩的信心。苏炳添在男子100米项目上与世界上短跑名将相比,在身高与步幅方面没有任何优势,苏炳添靠的是先进的训练理念和后天的努力。
苏炳添在2015年是中国短跑历史上第一个实破10秒大关的(9.99秒),第一个黄种人跑进田径世锦赛决赛的选手,苏炳添突破黑人选手垄断着的100米项目决赛。身高1.72米苏炳添打破了人种论的传统观念和认为。
2018年是苏炳添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在田径世锦赛室内男子60米决赛中获得亚军成绩6.42秒,美国短跑名将科尔曼获得冠军成绩6.37秒。苏炳添成为当今世界上绝对速度最快的第二人,是名副其实世界短跑名将之一。
苏炳添在亚运会上获得男子100米金牌成绩9.92秒,苏炳添在2018年100米项目7次跑进10秒以内,其中有9.91秒和9.90秒(超风速2.4/秒),苏炳添在2018年取得辉煌的成就,1,重要因素之一是教练兰迪.亨廷顿,把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技术用于专项全程的训练过程中;2,苏炳添的后天努力,专项水平不断提升,增强了他的信心和状态;3,科学训练理念使苏炳添的专项能力不断提升和完善,苏炳添和教练兰迪.亨廷顿的目标是突破9.90秒关口。
苏炳添能否破20秒?从世界田联权威客观的成绩库可找到,苏炳添职业生涯只有三个赛季跑过200米,2006年苏炳添刚出道时在香港跑了21秒50,2008年杭州大奖赛上苏炳添预赛跑出21秒23,首次达到国家健将水准,决赛以21秒43收获第四,可见距离是百米一倍长的200米并非苏炳添擅长的项目,对于耐力的要求更高。
苏炳添第三次200米之旅是在去年的瑞士一场田径赛,在逆风1.0米/秒下轻松跑出21秒15,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在田径短跑,100米与200米是相互促进的项目,如果不是“偏科”非常严重的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大多会参加100米与200米两个项目提升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