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场跑道前伸数,田径场前伸数计算的题
1.学校新建了一个外圈周长400米的田径场,最外圈的半圆的半径是36米。
2.北京国家体育运动场是29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场地,跑道为标准的400米
3.育才小学田径场跑到400M最内圈半径36每条跑道宽1.2米,现有6个跑道.急急急急 好的 体悬赏分
4.如何确定跑道的起跑线长度?
5.200米田径场如何定400米跑的起跑线前伸数
6.周长300 半径25 田径场6条跑道的前伸数,
7.200米田径场道宽1米的起跑的前伸数怎么计算
100米跑道要求: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规定标准的体育跑道内圈周长400米,其中弯道半径应为36.5米,直道要沿南北方向避免太阳位置低时的炫目影响。弯道应有8条跑道,每条跑道宽为1.22米,直道有10条跑道。跑道内侧安全区域不少于1米,外侧最好也有1米的安全区,起跑区最少3米,冲刺缓冲段至少17米。跑道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1000,跑的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200米赛跑的起跑线,主要是前伸数的划定:以标准跑道(400米)为例,跑道宽为1.22米,200米项目时,运动员要经过一个半圆,此时外道比相邻内道多跑1.22*3.14≈3.83(米) 1、200米(贰佰米)跑道:弯道半径16.7米,直道段长46.8米,共4道,分道宽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 2、300米(叁百米)标准跑道:非标准300米田径场画法,田径场周长300m半圆式田径场的半径为22到29m。 (一)主要参数(1)面积这种田径场需地面积为141m×70m,有6条分道,分道宽1.22m,每边留有3m余地。(2)直道长=141-2×(26+7.32+3.49)=67.38(m)(3)弯道总长=2×3.1416×26.30=165.24(m)(4)周长=165.24+2×67.23(调整后直道长)=300(m)(二)径赛各项目的起终点、接力区的画法(图1)(1)终点设在第一分界线上。(2)100m起点在第四分界线向后32.62m处。(3)100m跨栏跑起点同100m起点;各栏位根据栏间距直接在直道上丈量确定。(4)110m跨栏跑起点同100m起点;终点在第一分界线前10m处,各栏位根据栏间距在直道上直接丈量确定。(5)200m起点在第二分界线向前的直道上。第一分道起点在第二分界线前17.38m处。各分道的前伸数是一个弯道的前伸数。各分道的前伸数与标准400m半圆式田径场200m跑的各分道前伸数相同(图2)。(6)男、女200m跨栏跑起点同200m跑的起点。(7)400m跑起点,第一分道起点在100m起点,以后各分道起点呈阶梯形,各分道都要减去两个弯道的前伸数。其前伸数与标准田径场的400m跑的前伸数相同。(8)800m跑的起点在该场地200m直道起点附近,有分道起跑和不分道起跑两种。分道起跑的起点,第一分道起点在200m起点,其余各分道要在200m起点的前伸数上再加一个切入差,再在第四分界线前画一条抢道标志线。 不分道起跑的起点线是一条弧线。其弧形圆心在第三分界线上离跑道内沿30cm处,以50m为半径,向外画弧交跑道外沿内侧即是,全程跑两圈再加上200m。(9)1500m、3000m起跑点:该两项是不分道起跑,起跑线为弧形,是按渐开线原理画弧形作起跑线。(10)5000m起点与800m跑不分道起跑线画法相同。(11)4×100m接力跑起点、接力区:起点与400m跑相同。各接力区的位置可通过放射式丈量法来确定。(12)4×400m接力起点、接力区:第一分道的起点在100m跑起点,各分道起点的前伸数是三个弯道的前伸数加切入差。全程跑5圈,再加100m。各分道运动员跑完三个弯道后,再抢道切入里道,抢道标志线在第二分界线前。第一接力区在第一分界线前;第二接力区在200m起点前后各10m范围内(公共接力区);第三接力区在第四分界线后的弯道上。非标准田径场地,除了半圆式之外,还有长方形和四方形等其他形式的田径场。 3、标准跑道全长400米,是指最内圈跑道的长度,而且知道最内圈的半径为36米,所以只需先求出最内圈跑道的两个半圆弯道的周长和,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个弯道的周长和,就得到直道的长。400-3.14×36×2≈174米 174÷2=87 米 第四跑道的全长由第四圈的两个半圆弯道的和再加上两条直道的和得到,前面面已经知道了直道的长度是:87米, 所以第4跑道的全长是:87米×2+2×3.14×(36+1.2×3) ≈423米 第一道 87米×2+2×3.14×(36+1.2×0) =400米 第二道 87米×2+2×3.14×(36+1.2×1) ≈408米 第三道 87米×2+2×3.14×(36+1.2×2) =415米 第四道 87米×2+2×3.14×(36+1.2×3) ≈423米 第五道 87米×2+2×3.14×(36+1.2×4) ≈430米 第六道 87米×2+2×3.14×(36+1.2×5) ≈438米 第七道 87米×2+2×3.14×(36+1.2×6) ≈445米 第八道 87米×2+2×3.14×(36+1.2×7) ≈453米 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规定标准的体育跑道内圈周长400米,其中弯道半径应为36.5米,直道要沿南北方向避免太阳位置低时的炫目影响。弯道应有8条跑道,每条跑道宽为1.22米,直道有10条跑道。跑道内侧安全区域不少于1米,外侧最好也有1米的安全区,起跑区最少3米,冲刺缓冲段至少17米。跑道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1000,跑的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跑道与分道 标准跑道全长为400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内侧应用适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厘米,宽至少5厘米。如因举行田赛项目比赛而需临时移动突沿的一部分,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原突沿位置并放置塑料锥形物或小旗,其高度至少20厘米,间隔至多4米。本条款同样适用于障碍赛跑中运动员从主跑道转向跨越水池所跑的那部分跑道。对于没有突沿的草地跑道,应用5厘米宽的线条标出跑道内沿,还应以5米间隔设置小旗。为防止运动员踩线,应将小旗放在线上,向场内倾斜,与地面成60度角。小旗规格约25X20厘米、旗杆长45厘米最为适宜。
学校新建了一个外圈周长400米的田径场,最外圈的半圆的半径是36米。
200米跑道的画法及前伸数
前伸数——人们通常把在200m和200m以上(包括跨栏。接力赛跑)的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项目中,为了使各分道运动员所跑的距离相等。必须将外道(2-8道)各点(起点。栏位点。接力区各点)的位置在本分道内前移,这个前移的距离统称为前伸数。
产生的原因:
由弯道计算线长度的计算。可以看出。外道弯道的半径越大,计算线就越大,故我们说前伸数是由于弯道半径的增大而产生的。
前伸数的计算方法:
(1)起点前伸数的计算方法:
a.减法(求差法):Ln=Cn-C1
b.诱导公式:
①Ln=Mπ[(n-1)d-0.1]
②Ln=
Mπ[(n-1)d-0.1]+K
注:Ln代表n道起点前伸数 m代表弯道数(曲段数)
n代表道次 d代表分道宽
N代表切入差 C1代表第一道弯道计算线长
Cn代表n道弯道计算线长
Ln=Cn-C1
=2π[R+(n-1)d+0.2]-2π[R+0.30]
=2π[(n-1)d-0.1]
例:400m起点前伸数。
L2=2×3.141592654×[(2-1)×1.22-0.1]=7.04(m)
L8=2×3.141592654×[(8-1)×1.22-0.1]=53.03(m)
L400m起点前伸数=2π[(n-1)d-0.1]
L200m起点前伸数=π[(n-1)d-0.1]
200米跑道操场如何设计及尺寸画法
第2组运动员应沿者外侧一半跑道跑至第一弯道末端。画第二条弧形起跑线时应使所有运动员跑进的距离相等。在2000米和10000米跑时,如有2组同时起跑,外道组起跑的运动员应在越本条7中所述的800米跑抢道线后切入里道。在1000米、3000米、5000米跑时,如有2组同时起跑
如图某运动场跑道周长为400M,在跑道内侧,中间为矩形操场两边为半圆形场地,要使矩形操场的面积最大,直线跑道的长应为多少?图我画不出来,拜托各位想象一下啊!
也是现在跑圈逆时针的一个因素 貌似正解 为何跑操场要逆时针 人在操场的跑道上运动时,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左转」(逆时钟方向)跑步呢?若是正式赛跑则是绝对单一左转向前进。除了径赛以外,如棒球、垒球的跑垒等都采左转方式,其原因是有历史与科学性的。是因为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右的功能不一样。人的左脑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脑则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养成了用右手干活、写字、工作的习惯,而左脑又主要是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因此大大加重了左脑的负担。人体为了维护全身的平衡,必须加强受
1.他们第一次相遇的时间:
400/(X+Y) 2.设时间为T.相遇次数为N. 可得:(Y-X)*T=400N 第一次相遇即N=1, 经过的时间是: T=400/(Y-X) 1、第一次相遇的时间:400/(X+Y) 2、同向出发要相遇实际就是追逐问题,即乙比甲多走400米。所以第一次相遇的时间:400/(Y-X) 相遇时,小明比小红多跑1圈、2圈。。。N圈, 5*60*(6-4)=600米,600/400=1.5,说明他们只能相遇一次 相遇时,明比红多跑400的倍数米 (6-4)t=400*n,得二百秒,四百秒会相遇, 由于5分钟<四百秒,于是会相遇一次。
[编辑本段]塑胶跑道的分类
一般来讲,通常说的跑道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专业体育场内的田径场跑道,有标准跑道和非标准之分,标准跑道是指周长为400米,半径为36.5米(另外还有36米和37.898米两种),非标准跑道是指根据操场用地面积形状和大小,适当地调整操场的半径和周长,
非标准田径场受场地面积或地形的限制,不能按正式比赛要求来建筑的田径场,称之为非标准田径场。非标准田径场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周长不足 400 m,半圆式;另一种形状不是半圆式,但周长有 400 m,更多的是前一种。非标准田径场跑道的条数、道宽以及场地的布局根据空地面积和需要而定。非标准田径场的周长一般有 200 m、250 m、300 m、350 m 等几种,此处仅介绍 200m和 300m半圆式田径场。
半圆式 200 m田径场这种田径场的半径为 15 或21 m,此处仅以 15 m半径为例进行介绍(图 2-1)。 (一)主要参数(1)面积 这种半圆式 200 m田径场的场地面积为 94m×42m,设有 4条跑道,每条跑道宽1.22m,场地四周留 1m的余地。(2)直道长 =94-2(15+4.88+1)=52.24 (m)(3)直道调整后的长度 =52.24- (200.61-200)/2=51.935 (m)(4)弯道总长 =2×3.1416×15.30=96.13 (m)(5)周长 =2×51.935+96.13=200 (m)
(二)径赛各项目起、终点的画法(图1)(1)终点 终点设在第 1分界线上。(2)100m 起点 这种田径场的直道长不足 100m,要通过延长直道的一端或两端来解决(图 2),否则要采用弯道起跑。若用弯道起跑,其起点在第三分界线向前处;各分道的前伸数是一个弯道的前伸数。(3)200m 起点 因为 200m正好跑一圈,所以其起点在第一分界线处向前延伸;各分道前伸数与标准田径场 400m跑道的前伸数完全相同。(4)400m 起点 在 200m田径场,400m 要跑两圈,所以采用分道跑两个弯道,然后通过抢道标志线后向里切入里道,再不分道跑的方法。它的起点前伸数等于 200m跑的前伸数加上切入差,所以要在第四分界线处根据第二分道以外各分道差画一条抢道标志线。(5)800m、3000m、5000m 起点 这三个赛跑项目不分道起跑。它们的起点处是弧形,其画法与标准田径场的不分道跑的起跑线的画法相同,只是跑的圈数不同而已。(6)1500m 起点 1500m跑也是不分道起跑。起跑处呈弧线,画在第三分界线向前处。(7)4
×100m接力跑起点、接力区起点
其起点同 400m跑的起点,全程共跑两圈。第一接力区为分道接力区,在第三分界线处,它们的距离和弯道的放射线长度见图 2-2。第二接力区在第一分界线前后各 10m处。第二棒运动员接棒后跑过第四分界线处的抢道标志线就可切入里道跑不再分道跑,故第一道接力区为公共接力区。第三接力区在第三分界线前后 10m的位置,也是公共接力区。
非标准田径场测画注意事项
非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已经介绍了两种,因半径不同,还可有很多种。这是因为受场地面积限制等原因,不能建成标准场。但是场地的测画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测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田径场的半径和直道时,要使它们之间互相协调、比例恰当,要根据面积大小进行验标。要调整直道长,使半径为整数,一圈周长应为 200m、250m、300m、350m 等,各项目终点固定,便于安排起点。(2)分道跑项目主要是 400 m以下各项或部分场地的 800m项目。除了 100m外,其他各项目都至少要跑一个或两个弯道,各分道的弯道的前伸数,不管半径长短都是相同的,与标准的场地一样。(3)800m 以上的项目不分道跑,起点在直道,是弧形线,要计算切入差,或有的需要经过弯道抢入里道的,也要计算切入差。(4)不分道起跑而起点在弯道上的,要根据渐开线原理计算各分道点,再连接成弧形起点线。(5)各种赛跑项目的起点、栏位和接力区的测画方法,是把它们跑的距离或前伸数,换算成弯道丈量的弧长或放射线丈量来确定。(6)分界线、基准点等基本参数以及线宽、道宽等画线及规格要求都与标准田径场地要求相同。
4×100米和4×400米的接力区长度都是20米,但设置是有区别的。4×100米是分道进行的,也就是说运动员必须在自己的跑道内完成传接棒。4×400米接力跑则不同,第一棒全程及第二棒的第一弯道是分道跑,第二棒运动员要跑至抢道线后方可自由抢道。第一棒的传接必须在自己的跑道内完成,其余各棒的传接,裁判员会根据第二及第三棒运动员通过200米起点处之先后,按次序让其第三及第四棒的队友在接棒范围内,由内至外排列等候接棒。所有接棒者均不可以在接棒区外起跑。
先在跑道或各条分道上量出各棒距离的起点,然后在第2,3,4棒起点的前,后10米处各画5厘米宽的白灰线构成接力区.接力区为20米,前面的线叫接力区前沿,后面的线叫接力区后沿.线包括在接力区内.4×100米接力还应在各条分道接力区后沿的10米处画出一条虚线为预跑线,预跑线宽5厘米,不包括在10米预跑区内!
各棒次的安排及战术原则
4×100米米接力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各棒次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和传接棒技术,但选择各棒次队员时,必须根据各人的特长,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短跑能力.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第一棒队员跑至下一接力前沿区为l1O米;第二、三棒队员从预跑线开始跑到下一接力区前沿的距离为130米;第四棒队员从预跑线开始跑至终点的距离为120米,据此安排跑的能力强的队员跑2、3、4棒较为有利.(2)起跑的能力.宜选择反应灵敏,起跑最快的队员担任第一棒以便一开始就能压倒对方,取得先声夺人之势.(3)传接棒技术.第一、四棒队员只参加传或接棒,第二、三棒队员既参加传棒又参加接棒.因此传接棒能力差的运动员可放在一、四棒位置上,传接棒技术好的队员应放在二、三棒的位置上.(4)速度耐力和意志品质.速度耐力好,意志品质强的队员跑长一些距离的棒次,尤其是第四棒.在各队员水平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最后一棒运动员的冲刺能力对胜负起着决定的作用,这时对队员意志品质的要求就更高.(5)身高的影响.高个子队员跑弯道时离心力大,小个子队员离心力小,因此高个子弯道跑的速度比小个子弯道跑的速度相对差一些.因此一、三棒队员往往使用弯道跑技术好,个子相对较小的运动员.总的来说,第一棒队员应选择起跑相对好,加速跑能力强并善于跑弯道的选手;第二棒应是传接棒技术熟练且短跑的专项耐力较好的选手;第三棒除应具备第二棒队员的长处之外,还要善于跑弯道;第四棒通常是短跑成绩最好,冲刺能力最强,意志品质最佳的运动员.棒次的战术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本队队员身材特点,及各自的特长而定,最佳发挥团体水平.
具体操作方法是:一、接力区的划法因为200m跑道跑两周才400m,因此划起跑的前伸数时,应该以400m的前伸数计算。除第一跑道外,其它各道各棒的终点和起点是:第一棒的终点是第二棒的起点,在第三直曲段400m前伸的四分之三处。第二棒的终点是第三棒的起点,在第一直曲段,也就是400m前伸数的二分之一(200m跑的起点)处。第三棒的终点是第四棒的起点,在第三直曲段400m前伸数的四分之一处。二、接力区的标牌制作和标识法各道备好标有2、3、4棒次的小道牌各两块。小道牌的材料用保丽板就行了。大小按10×1Ocm,后面用两个三角架支伸就行了。具体摆放要求是:把标有2的小道牌,放在第二棒接力区的起点和终点线的左侧跑道线上,表示该道是第二棒的接力区。把标有3的小道牌,放在第三棒接力区的起点和终点线的左侧跑道线上,表示该道是第三棒的接力区。把标有4的小道牌,放在第四棒接力区的起点和终点线的左侧跑道线上,表示该道是第四棒的接力区。通过此标识,教师和学生就会一目了然,在起点检录的时侯,引道教师只需要向学生说明:各跑道同学,首先找准本队的道次,然后再找标有棒次的接力区。例如:跑第二棒的同学,找到标有2—2的区域,就表示该棒的接力区域。其它棒次均采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不会在比赛中出现找不着接力区的情况。如:标有2和2小道牌的区域就是第二棒的接力区,标有4和4小道牌的区域就是第四棒的接力区。
北京国家体育运动场是29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场地,跑道为标准的400米
这也就是田径场的前伸数的问题。在200米中第八道前申数为 3.14x(1.22x(8-1)-0.1)=26.50 米 第六道前伸数 3.14x(1.22x(6-1)-0.1)=18.84 所以提前约7.66米
育才小学田径场跑到400M最内圈半径36每条跑道宽1.2米,现有6个跑道.急急急急 好的 体悬赏分
1. 400米标准跑道(半径36.5米),第一道的起跑线比第二道落后7.037米。运动场的专业术语为:分道前伸数。400米跑的各分道前伸数(单位:米)为:第一道:0;第二道:7.037;第三道:14.703;第四道:22.368;第五道:30.033;第六道:37.699,第七道:45.365;第八道:53.030。
2. 你提供的场地为非标准场地(半径非标,道宽非标),若该场地安装有铝合金道牙,则200比赛的第二道的起跑线应比第一道前伸3.456米。若该场地未安装铝合金道牙,则200比赛的第二道的起跑线应比第一道前伸米3.770米。
3. 你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1、未明确向阳小学的跑道是多少米的,400米跑道比300米跑道的面积可大多了。2、小型运动场的半径很少有半径40米的。3、实际施工中跑道内侧的排水沟盖板和外侧的平石等都会铺装塑胶,你的问题中都未体现。
若有需要可联系joy.zh@163.com
如何确定跑道的起跑线长度?
是萧山的育才小学嘛?
有一个标准的400米分道前伸数计算公式:
→ Cn=2π[(n-1)d-0.1]
(Cn表示第n道前伸数,n表示第一分道以外的道次,d表示分道宽度)
200米各道的前伸数是400米各道前伸数的一半。
根据以上公式,以6条跑道,每道分道宽1米20来计算,每道起点的前伸数详细数据应该是(以第一道为基准):
第一道:0.000米
第二道:3.454米
第三道:7.222米
第四道:10.990米
第五道:14.758米
第六道:18.526米
依此类推,可以快速计算出不同分道数目的起点前伸数。
400米标准跑道半径36米,跑道宽1.20米
第一圈跑道的周长2*3.14*36=226.08米
第二圈跑道的周长2*3.14*(36+1.20)=233.62米
第二圈跑道的周长减第一圈跑道的周长
233.62米-226.08米=7.54米
200米田径场如何定400米跑的起跑线前伸数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如下:
跑线前伸前的方法是以某分道的弯道长减去第1分道的弯道长,即为该为道的起跑线前伸数。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第1分道周长400m,它的半径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常用的36m、36.5m、37.898m等。?
1、跑道周长(第1分道周长)的计算?
(1)弯道长度的计算 半圆式田径场的两个弯道长度之和,正好等于一个圆的圆周。根据圆周公式C=2πr,则第一分道两个弯道的长(计算线长)为:?
2×3.1416×(36+0.30)m=228.08m一个弯道长为228.08÷2=114.04m?
(2)直段长的计算?
两个直段长=跑道全长-两个弯道长?
=400m – 228.08m=171.92m?
一个直段长为171.92m÷2=85.96m?
(3)跑道全长计算 跑道全长=两个弯道+两个直段长?
=228.08m+171.92m?
=400m?
2、 各分道弯道长度的计算(以分道宽1.22米为例)?
根据圆周公式C=2πr?
Cn=2π[r+(n-1)d+0.20] (C代表弯道周长,n代表道次,r代表场地半径,d代表分道宽)?
3、起跑线前伸前的计算?
如果两个分道上的运动员都按自己的分道跑1周,则第2分道的运动员要比第1分道的运动员多跑7.04m。为了使第2分道与跑第1分道运动员所跑的距离相等,起点必须向前伸出一段距离。所应向前伸出的距离,叫作起跑线前伸数。
计算起跑线前伸前的方法是以某分道的弯道长减去第1分道的弯道长,即为该为道的起跑线前伸数。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常规跑道每道长度:?
跑道 长度(米)?
1道 ?400?
2道 407.04?
3道 414.70?
4道 ? 422.34?
5道 ? 430.03?
6道 437.70?
7道 445.36?
8道 453.03?
为了公平将外道运动员多跑的距离在起跑时就减去,所以运动员们的起跑位置不同,越靠近外道起跑越靠前。
扩展资料
跑道特点有以下:
1、色彩
专用聚氨酯颗粒,表面颜色柔和,颗粒状表层,防止耀眼刺眼阳光的反射,美观耐久,并可采用多色彩搭配。
2、经济
维护便利,节省治理用度。
3、安全性
可防止跌倒所发生的运动伤害。
4、粘接性
特殊施工处理,粘接力强,可按捺水分上升,无气泡,剥离等现象。
5、平坦性
施工使用自流平材料,表面平坦,能符合特别平坦的比赛场地要求。
6、耐冲击力
具有强韧的弹性层及缓冲层,可吸收强劲的冲击,表面不会受损。
7、抗钉力
在受力最大使用最频繁的百米起跑点,也不会受到钉鞋或起跑架破坏。
8、耐磨缩性
不会由于田径器材的重压而无法恢复弹性。
9、耐磨性
耐磨耗性小于2.5%,满足各级学校长时间,高使用频率的需求。
10、冲击力吸收
适度吸收脚步冲击力,减少运动伤害,长期训练及比赛均相宜。
塑胶跑道美观耐用,若能够经常维护保养,将会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日常使用维护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塑胶跑道铺设竣工后,需要保养7-10天后才能使用。
2、塑胶跑道在具备一定排水设施的条件下,适应全天候使用,塑胶跑道作为运动员训练、比赛和学生运动及健身锻炼之用,不适作其它用途;
3、塑胶跑道应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剧烈的机械冲击与摩擦,跑道上不准车辆行驶、堆压重物和锋利物品等。运动员必须穿专门的运动鞋或球鞋。跳鞋不可超过12毫米,若运动鞋带有较长的钉子时,运动鞋钉子长度不可超过9毫米。
4、应特别注意保护塑胶跑道的边缘,不要任意掀动。如果有发现道牙损坏、起泡现象时应该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补,以免更严重的损坏发生。
5、保持塑胶跑道的清洁,经常用水喷淋清洗。洗后胶面少量余水可用干布抹去。若塑胶跑道沾上了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涤剂、洗衣粉等擦洗干净。
6、保持塑胶跑道的清洁,经常用水喷淋清洗。洗后胶面少量余水可用干布抹去。若塑胶跑道沾上了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涤剂、洗衣粉等擦洗干净。
7、聚氨酯塑胶材料的施工过程中最怕水、胶浆在初步固化前碰到一滴水珠就会产生一个大的气泡,因此施工人员在高温条件下作业要准备毛巾擦汗。铺胶面时一定掌握天气情况并要做好防止突降阵雨的应急措施。
百度百科--塑胶跑道
周长300 半径25 田径场6条跑道的前伸数,
400m在周长为200米的跑道上要跑2周,规则规定800米以下为分道跑。
第一道一周为200米
第二道一周为200+1.22*2π 400米前伸数为1.22*2π*2=4.88π米
第三道一周为200+1.22*2π*2 400米前伸数为1.22*2π*4=9.76π米
后面依次类推
200米田径场道宽1米的起跑的前伸数怎么计算
300米周长,半径25米,道宽1.22米,设直道跑有100米,则200米起跑的前伸值Wn=[(n-1)×1.22-0.1]×兀,在笫三分界线向后50米处.300米、400米起跑的前伸数相同为Wn=[(n-1)×1.22-0.1]×2兀,位置300米起点在终点线处,400米在100米起跑线处.
在田径竞赛是,为了使运动员所跑的距离相等,外道的起点要前移.在起点前移的距离,计算和丈量时称为前伸数.
计算公式为:起点前伸数=某外道弯道长-第一弯道长=2π〔r+(n-1)d+02]-2π(r+0.3)=2π[(n-1)d-0.1]
半圆式场地外圈各道起点前伸数与场地半径(r)无关,而与分道宽的大小有关.分道越宽,前伸数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