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运会篮球柳州_柳州市篮球
1.李宁到底是柳州人还是来宾人?
2.柳州三中好还是6中好还是钢一好?
3.广西区运会奖牌榜
4.柳江中学的发展简史
5.广西柳州高级中学的知名校友
6.2016广西柳州健儿在奥运会的成绩如何?
柳州最好高中学校如下:
柳州市第二中学
建立于1941年,前身为柳江县立国民中学,该校隶属于柳州市教育局管理,该校占地面积348亩,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区分明,拥有学术报告厅、大礼堂、艺术楼、实验楼、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在校学生3266人。在1979年被定为柳州市重点中学和在2003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柳州市第一中学
建立于1947年,前身为柳江县中河南分校,是一所公办性质的中学,该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石路3号,学校占地241.67亩,总建筑面积89605.14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体育馆、食堂、学生宿舍、大礼堂、综合图书楼、标准运动场、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教学设施,在校学生3250名。
鹿寨中学
简称县中,建立于1929年,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该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是一所高完中学,校园面积76629平方米,建筑面积44578平方米,现拥有教学班超过五十个,学生近三千人,教职工18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高级教师47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110人。教学区、运动区、为师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条件。
柳州市铁二中学
简称柳铁二中,建于1960年,该校坐落于柳州市柳南区和平路4号,学校现有班级37个,在校学生2344人。教职工总数197人,其中专任教师186人,高级教师53人,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44人。在2015年成为广西首批一星级特色高级中学。
柳州铁路第一中学
简称柳铁一中,建立于1946年,该校是一所公立性质的中学,全日制高完中,座落在柳州市城站路竹鹅溪畔,有两个校区,占地8.7万平方米,搭建千兆主干的校园网,各班教室己建设成为多媒体教室,配备有高清晰液晶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电脑、视频展台等,现今在校学生3000余人,在职教职227人。
柳城中学全名为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
地处于南安市区柳城街道办事处东开发区,开办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德育为首,智育为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今学校共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1095人,公办教职工共90人,专任教师78人。
柳州市柳江中学
于1951年建立,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兴柳路东侧,该校拥有两个校区,新校区地处柳江区岜公塘湿地公园旁,整个校园建设占地326亩。而老校区则占地110亩,有54个高中班,学生3300人。
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
建立于2002年,是一所2002年8月开始招生,2003年8月独立办学的全日制寄宿制公办学校。该校以厚德、博学、康健、创造为校训,每一位学生都是我们的期待与希望为办学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
简称柳地高,建立于1980年11月4日,是广西自治区重点中学,原称广西柳州地区高级中学,学校占地157亩,有在校生4000人,少数民族占67.5%人,教职工201人,该校还建有完善的综合教学楼、教学教研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公寓楼、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科技楼等,装备齐全。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简称柳高,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前身为柳州府官立中学堂,该校园占地408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共有学生4077名,教职工275人。是广西首批重点中学、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首批中国百强中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首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
李宁到底是柳州人还是来宾人?
朱芳雨小学柳州市景行路小学,然后进入柳州市体校,进入专业篮球队后又在广东工业大学继续了学业并顺利毕业。
拓展知识:
1、朱芳雨,男,1983年1月5日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因球衣号码为8号而绰号“朱8”,现任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总经理。
2、1995年9月,朱芳雨被广西自治区体校教练苏国培挑中,并对他进行重点培养。1998年9月,朱芳雨进入广西男篮,同年底进入广东宏远青年队,12月被国家青年队选中。1999年时成为广东宏远正式球员,但当时未办妥转会手续未能注册。2001年被选入国家队征战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3、朱芳雨的职业生涯尤为辉煌,随广东队8次夺得CBA总冠军。作为广东队的核心球员,朱芳雨两度当选CBA常规赛MVP(2007-08、2011-12)和四次FMVP(2004-05、2007-08、2008-09、2009-10),荣誉上堪称CBA二十年来第一人。
2014年11月26日同辽宁之战,朱芳雨砍下34分,个人总得分超过一万分,也成为CBA史上首位总得分超过一万分的球员。
4、朱芳雨还随男篮征战过三届奥运会,其中2004雅典奥运会和2008北京奥运会,助男篮闯入奥运会八强;朱芳雨还随男篮征战2002世锦赛和2006世锦赛。
亚洲级别比赛里,朱芳雨帮助男篮夺取三次亚锦赛冠军(2003、2005、2011)和2枚亚运会金牌(2006、2010)。长期以来,朱芳雨皆是广东阵中和中国男篮不可或缺的绝对主力。
5、2017年5月5日,广东宏远男篮俱乐部宣布任命朱芳雨为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总经理。6月18日,朱芳雨正式宣布退役。
6、2019年5月3日,朱芳雨以总经理的身份随广东队夺得2018-19赛季CBA总冠军。
柳州三中好还是6中好还是钢一好?
广西来宾市
体操王子 李宁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火炬手
性别:男
民族:壮族
身高:1米64
体重:58公斤
出生日期:1963-9-8
籍贯:广西来宾市
教育:北京大学法学院1998级学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0级EMBA。
运动项目:体操
运动经历:8岁开始练习体操,10岁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操队,1980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
最好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三块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编辑本段]
1981年 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员自由体操和鞍马冠军,全能第五名
1982年 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获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6项冠军,成为世界体操史上首位取得如此好成绩的运动员
1982年 第9届亚运会体操全能、吊环冠军、双杠亚军、男子团体冠军
1983年 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跳马亚军和自由体操、吊环第三名
1984年 第23届奥运会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枚金牌、跳马银牌和全能铜牌,男子团体银牌
1985年 第2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冠军、鞍马、自由体操和团体亚军
1986年 第10届亚运会体操全能、自由体操和吊环冠军
1986年 第7届体操世锦赛全能鞍马和自由体操冠军
国内所得荣誉
[编辑本段]
他独创动作“吊环正吊臂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和“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被国际体联命名为“吊环李宁摆上”和“双杠李宁大回环”
1980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3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 获解放军总政治部一等军功奖章、共青团中央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和广西人民政府授予的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加入中国***
1986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并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7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7年 被接纳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成为亚洲区唯一代表
1994年 被评为“建国45周年体坛45英杰”
1999年 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本世纪最佳运动员”
1999年 当选为中国体育报社、中央电视台和山东潍坊亚星集团联合主办的评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
1999年 当选为中国奥委会、霍英东基金会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共同主办的评选“世纪之星”中国最佳运动员称号。
2000年 被国际体联收录国际体操名人堂,成为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个世界体操名人.
他一共获得了14个世界冠军及世界纪录
2008年 当选中国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手,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
广西区运会奖牌榜
柳州钢一比较好,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下面是这三所学校的各方面对比介绍:
一、学校规模:
1、柳州三中:学校有学生2300多名,有42个教学班,拥有专任教师174人。
2、柳州六中:学校有教学大楼、办公楼、学生厕所各一栋,学生宿舍以及篮球场、乒乓球场和2个羽毛球场等设施。
3、柳州市钢一中学:学校建筑面积212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专用教室42间,教学辅助用房28间。学校教学区、行政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四区分离,布局合理。各种教学设施一流,综合教学楼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为一体,多媒体电教综合控制系统先进完备。
二、教学成果:
1、柳州三中:2006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12年通过广西首批特色示范高中立项。被评为是广西首批特色高中一星级学校。
2、柳州六中:1996年以来,高考成绩三本上线率达50%以上,2012年后的历次高考本科率均突破60%,综合分、单科平均分等各项指标均列同类学校前茅。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还多次获得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教学一等奖。
3、柳州市钢一中学:教学质量逐年上升。会考一次性合格率均在98%以上,连续四年被教育局评为会考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市会考总结会上作经验介绍,连续17年毕业合格率为100%。
扩展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柳州市钢一中学自1998年以来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达291人,本科以上2254人。
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优秀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标兵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优秀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广西自治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
百度百科—柳州三中
百度百科—柳州六中
百度百科—柳州市钢一中学
柳江中学的发展简史
广西区运会奖牌榜如下:
1、南宁市
根据官网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出南宁市总共拿到了161枚金牌,85枚银牌,107枚铜牌,总计353枚奖牌,与排名第二的柳州市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南宁市的主要强项就是体操、射箭、羽毛球、蹦床、跆拳道、水球,毕竟在这些领域拿到的奖牌非常多。
2、柳州市
柳州市的金牌有122枚,银牌95枚,铜牌89枚,共计306枚奖牌。虽说与第一差距将近五十,但是与排名第三的桂林市拉开了将近一倍的差距。柳州市的主要强项在步手枪、体操、跆拳道、蹼泳、女子举重等比赛项目上,所以很多拿奖的项目和南宁市一样。
3、桂林市
桂林市虽位居第三名,但是不管是金牌、银牌,还是铜牌的数量都不过百。最多的铜牌也只有74枚,所以还要加倍努力,不过也不算差了。
4、贺州市
总体的金牌和桂林市不相上下,金牌90枚,银牌44枚,铜牌53枚,共计奖牌187枚。可以看出与桂林市只差了两枚奖牌,按照这样的趋势去猜测,日后超过桂林市也只是时间问题。
5、北海市
虽然北海市的成绩不那么显眼,但是自身也是尽可能拿到了一些奖牌。金牌53枚,银牌30枚,铜牌22枚,奖牌共计122枚。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的知名校友
时任校首:张兆凯(1951年—1953年2月任校长)、方木(1953年3月—1958年8月任代理校长)、覃仁光(1958年9月—1960年8月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吴敬久(1960年9月—1968年11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52年:实行春、秋两季招生。8月,学校附设简师班,招收县内知识青年63人入学。9月,柳州专区派尹祚斌任副校长,他是学校第一位中共党员。
1955年:暑假,学校教职工集中到专区(宜山今宜州市)开展肃反运动。9月,学校开始推行《劳动卫国体育锻炼制度》,简称“劳卫制”。
1956年:9月始,招收2个高中班共100人,兼收来宾、柳城两县部分学生,学校办成完全中学。学校改名为“广西省柳江中学”。9月,学校正式建立卫生室。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党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之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一面读书,一面劳动。8月,学校教职工集中到宜山开展反右派斗争。同年,学校在水沟边建成教工宿舍一幢平房共10间,接上原有的12间共22间,故称“22家村”。
1958年:7月起,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始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在教学上提出以“三结合”(结合政治、结合实际、结合生产劳动)为中心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同月,反右派斗争基本结束,学校一些领导、老师被定为极右分子、历史反革命分子等,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彻底平反。10月,学校管理由省级派出机关专区管理转为县直接管理,经费也由县接负责。10月,在大跃进形势下,学校掀起大办工厂、农场的热潮。当年办起了铜线厂、氧化铁红厂、生物标本厂,其中生物标本厂制作的柳江人头模型标本最为有名,被选送北京参展。此外,氧化铁红厂的产品被选为维修北京天安门城墙的涂料。同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学校随之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中学”。
1959年:3月,整顿校办工厂、农场,学校只保留生物标本厂,其余全部撤销,农场进行整顿压缩。同年秋,县师范停办,县政府把原县师范的土地(包括拉堡中学、县轻工机械厂(已改建为吉安苑小区)、县防疫站、县建筑公司)全部拨给柳江中学管理,1972年以后该部分土地逐渐被划拨出去。
1960年:9月,学校进行学制改革,与柳州铁一中挂钩,试用九年一贯制教材,与拉堡小学合并,试办“一条龙”学校。10月,由于学校工厂、农场办得出色以及柳江人头模型标本有名,彭占辉老师代表学校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并被评为广西劳动模范。
1961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批转中共文教小组《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动员初中超龄生回乡参加劳动生产。7月,根据中央指示,停止九年一贯制和“一条龙”学校试验,拉堡小学分出自成学校。
1962年:上半年,根据上级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教育,号召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3年:3月,在毛泽东号召下,全校师生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12月,对学校教职工实行精简。
1964年:3月,学校传达贯彻毛泽东主席春节座谈会讲话精神和“学校课程和讲授、考试方法问题的指示”,提倡“少而精”的教学方法。4月,校长吴敬久、教师李以勇、教导干事胡太道到融安参加四清运动。
1965年:11月,掀起向王杰同志学习活动热潮,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同月,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2月,学校大部分师生外出串联,部分留校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和文化大革命“十六条”。3月,部分学生回校闹革命,批判“走资派”,并向教育行政夺权。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部分学生陆续回校上课、闹革命。
1968年:2月,县城两派开始大规模武斗,学校也分成两派,成为武斗据点。9月,工宣队进驻学校,领导革命大批判,成立校革委会。10月,部分教师陆续被调到穿山乡“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
1969年:1月,学校第一批学生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3月,学校停办。9月,进德中学、成团中学、里雍中学合并到柳江中学。
1970年:7月,上年合并到柳江中学的进德中学、成团中学、里雍中学又分开。同年,学校高中、初中的学制从三年制改为二年制。
1971年:7月,1970年在穿山办的“柳江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迁至柳江中学,一个学校挂两块牌子,既以“共大”名义招收学员,又以“柳江高中”(后又称“柳江‘五七’中学”),招收两个高中班学生。8月,中共中央批转姚文元、张春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工作,教师被污蔑为“臭老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师被歧视。
1972年:柳江中学原面向全县招生改为向进德公社以及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子弟招生,同时,县里还在柳江中学办师范4个班(只办一届)以及各种短期培训班。同年,贯彻周恩来总理关于“要重基础知识,注意学生学习质量”的指示精神,学校恢复了课堂教学秩序,恢复闭卷考试制度。
1973年:柳州专区体校搬迁到柳江中学校园内(现学校北大门至新实验楼和东、西教学楼),经过几年建设,分别建了体育馆、游泳池、打靶场(现灯光球场)改造原足球场为标准足球场(柳江中学师生也参与了改造足球场的劳动)。当年秋季,学校办化学试剂厂和硫酸锌厂。同年,学校开展批判林彪极“左”路线的实质。
1974年:2月,《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发表后,学校学生利用大字报揭批学校修正主义“回潮”,由此教师不敢管学生,学生纪律松弛,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9月,国务院科教组、财政部联合发出开门办学的通知,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校师生下到工厂、农村拜工农为师,以社会为课堂,以阶级斗争为教学内容,以劳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大力删、砍、补原有自治区编教材,造成学生知识缺漏,学习质量严重下降。
1975年12月,《红旗》杂志发表北大、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文章《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学校掀起批判“右倾翻案风”黑浪。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学校结束“文革”。11月,《光明日报》发表教育部大批判组文章,揭发批判张春桥的“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谬论,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端正。12月,学校开展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由于他的大力整顿,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出现了全新的面貌,邓小平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同年,工宣队撤出学校。 时任校首:韦秀章(1978年4月—1979年3月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方木(1979年4月—1980年3月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罗世钦(1978年7月—1984年8月任副校长,其中从1980年3月至1984年8月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罗世钦(1984年9月—1989年9月任校长)。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并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此,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从此科教文化事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7月,县政府确定柳江中学为柳江县重点中学,学校改名为“柳江县中学”。从这年起至1982年秋季招生前,学校只招收高中班。
1979年:8月,上级指示学校所招新生全部实行三年制(1970—1977年所招初、高中新生为二年制)。同年秋,学校开办面包厂。
1980年,学校开始贯彻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关于试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两个《暂行规定》。同年,陈恪恭同志带领学生种植校门至假山的两排大榕树。
1981年:3月,开始贯彻学生守则,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纪律) “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11月,按上级指示精神,把“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教育作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1982年:7月,刘惠曦同学以自治区第十九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12月,用柳州专区奖励“理化生物教学有成绩”的经费建成实验楼(旧实验楼)。从1982年秋季至1984年春季,学校每年面向全县招重点初中2个班,1984年秋季停招。
1983年:3月,县教育局在柳江中学大门东侧(原柳江中学土地)建办公大楼和一幢职工公寓楼。4月,开展学习张海迪人残志坚活动,学习“张海迪读书长志气”的精神。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进一步认清新形势,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984年:4月,柳州地区体校搬出柳江中学,其所占用的土地和所建的体育馆、游泳池、打靶场(现灯光球场)、足球场及师生居住房全部移交柳江中学。秋季,学校建成第一幢六套三房一厅教工宿舍楼(因堡隆修建已拆迁)。同年,县教育局在柳江中学大门西侧(原柳江中学土地)建勤工俭学公司大楼。
1985年:1月,柳江县划为柳州市管辖,学校教学业务也直接由柳州市教育局领导。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新的办学宗旨:努力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8月,建成第一幢三层教学楼(现西教学楼)共12间教室,同月,受自治区体委委托在柳江中学举办全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同年,学校还投资3万元在来宾县百五乡建洗衣矿厂,洗选锰矿。校内还办起了蜂窝煤厂。
1986年:4月,第二幢三层教学楼(现东教学楼)竣工,共15间教室。8月,建成学校北大门。9月,学生潘金娥被北京大学录取。同年,学校还建成第一语音室。同年,学校获广西端正党风先进单位。
1987年:7月,最后一届初中生毕业,学校正式办成普通高中。8月,学校第一幢四层学生宿舍大楼(现第二栋学生公寓楼)建成,共576个铺位。同年秋季,开始评技术职称。同年,学校实行体制改革,成立学校办公室,把教导处分为教务处和政务处,一年后,又合并为教导处。
1988年:学校第二幢四层学生宿舍大楼(现第一栋学生公寓楼)建成,共576个铺位。县教育局在柳江中学内开办教育幼儿园。同年,学校开始招自费生(择校生),自费生独立编班。
1989年,在水沟边动工兴建一幢二单元三层三房一厅(共12套)教工宿舍楼(因堡隆修建已拆迁),第二年竣工。同年,学校投资100万元在穿山建成“柳州龙城化工总厂柳江分厂”。 当年9月,罗世钦校长调柳江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校长,教导主任陈修明任柳江中学校长。 时任校首:陈修明(1989年9月—1992年11月任校长)、李泽伟(1992年12月—2002年1月任校长)。
1990年,是柳江中学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打破多年来用人传统,开始招聘引进外县籍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学校师资队伍,至今学校的教师有来自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江西、山东、广东、河南等省,县外籍教师达70%多。
1991年,学校在水沟边新建两幢三层二房一厅(共16套)教师公寓楼(因堡隆路修建已拆迁)。当年,陈修明同志调柳江县教育局任局长,同时兼任柳江中学校长,由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李泽伟同志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1992年:4月,学校因工作需要设立校长办公室,由县教育局任命何运生同志为首任办公室主任。同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学校开始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在大办勤工俭学的大环境下,当年,学校办了玻璃钢厂。当年11月,投资138万元(国家教委、区教委、县政府分别拨款15万元、20万元、58万元,其余资金来自学校自筹和单位、个人捐助,其中露塘农场捐红砖40万块、百朋水泥厂捐水泥40吨)的教学综合楼开始动工兴建。当年11月,陈修明同志不再兼任柳江中学校长,由李泽伟同志任校长。同年,学校获广西中小学先进食堂。
1993年:7月,刘小光以高考总分全广西17名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9月,综合教学楼建成并交付使用。同年,柳江中学“教育预制构件厂”、“轴瓦厂”、“彩霞石艺工厂”建成投产。
1994年:由各单位捐资,学校建成有37台电脑的学生计算机教室。同年,学校拆除50年代建的学生饭堂,建成混凝土的学生大饭堂。同年7月,拆除“七家村”,并由教职工集资在原址上建成一幢三层(共6套,每套120平米)教工公寓楼(因堡隆路修建已拆迁)。同年,学校获全国青少年“中华魂”(我是中国人)读书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奖。
1995年:2月,学校建成80个座位的第二语音教室(系当时全区普通高中学校最大的语音室)。同年,开始执行(3+2)的新高考制度。5月,学校男子篮球队代表柳州市参加广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获第五名。7月,教职工集资80多万元在教育幼儿园南面建一幢教工公寓楼(现第二栋教工公寓楼)。由于学校在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中,成绩突出,1995年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单位之一——团中央领导到学校考察指导。
1996年:投资126万元的现第三栋学生公寓楼,落成并交付使用。7月,开始贯彻实行高考标准分制,同月,韦立清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11月25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校庆,热烈庆祝柳江中学成立45周年。同年,学校编成《柳江中学校志》。
1997年:7月,韦路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学校是广西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最早的学校之一,当年7月,学校参与国家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九·五”重点科研课题的子课题《不同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比较研究》的研究。12月,学校与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结对子,由其领导牵线搭桥,与桂林巴克兰国际商务外语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并签定协议,由该校派外籍教师到柳江中学讲学,开始了外语特色教育,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突破。同年,拆除现东、西教学楼前50年代建的教室(危房),学校先后投资20万元在教学楼、综合楼前建花圃、凉亭、喷泉。同年,学校继1994年后,第四次获全国青少年“中华魂”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
1998年:4月,美国亚西国际教育顾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行4人到学校考察,决定派外籍教师到柳江中学讲学、上课,至2001年,到柳江中学讲学、上课的外籍教师达200多人次。同年,学校教职工集资100多万元在教育幼儿园北面建一幢共24套,每套110多平米的教工公寓楼(现第一栋教工公寓楼)。同年,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成绩突出,学校被评为1997—1998年度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标兵学校。同年,学校获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广西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单位。
1999年:暑假,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美英语夏令营。8月,学校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标兵单位,同月,为扩大招生需要,东、西两幢教学楼由三层升为四层,并投资8万元把教学综合楼前的篮球场(内操场)重新修建成米石球场。此外,8月起,学校参与了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学习策略》科研课题的研究。同年,学校教职工集资80多万元在学校西面拉进路建了30间门面(上下两层,每间约60—80平方米)。同年,继1998年之后,学校又被评为1998—1999年度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标兵学校。是年,教导处分为教务处、政教处,至此,学校设有校长办公室(后改为行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总务处共5个中层机构。此外,英语科研课题《用双重活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入选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心资助金项目,这是广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获得该项资助金项目的学校。同年,学校获全国青少年(五十辉煌,新世纪畅想)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柳州市1998—1999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
2000年:4月,学校面向柳州市开展大型教改研讨课活动。聘请了广西师范大学黄麟生、吴同恕教授以及市教科所教研员等一批专家给学校参与教改课展示的教师评课。参加听课的教师有柳州高中、柳铁一中等市、县各中学领导、教师460多人。当年暑假,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美英语夏令营。8月,投资126万元的第二幢学生公寓楼(6层300个床位)以及集资8万多元的学校小卖部(因堡隆路修建已拆迁)建成并交付使用。同年,学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1年:4月,柳州市教科所组织在我校举行全市大型科研现场会,全市中小学、中专等100多所学校的领导、教师近200人参加了现场会。同年,学校形成了第一部相对完善的《柳江中学规章制度》,并收集学校教职工论文,编撰成3册科研论文集。5月,学校顺利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评估。当年暑假,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美英语夏令营。8月,投资99万元的两幢普通学生宿舍楼增添卫生间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至此,学生宿舍全部公寓化。同年,学校还投资40多万元进行水、电扩容工程,解决了长期困扰师生生活的老大难问题。11月25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校庆庆典活动,热烈庆祝柳江中学成立50周年。当年,学校参与了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探究性阅读能力培养习惯养成与人的发展”课题研究实验。同年,学校1997年开始的《不同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比较研究》科研课题结题,荣获全国科研成果一等奖。同年,学校获广西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柳州市2000—2001学年度素质教育工作一等奖。有李成国等7位教师的论文入选中科院心理所刘善循主编的《教育心理实验论文集》第六集。 校长:吕宇(2002年1月起担任校长职务)。
2002年:1月,李泽伟校长退休,吕宇同志接任校长。7月,学校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00人大关,达211人。同年,学校教育教学业绩被编入《共和国改革开放大纪实教育卷》。同年,学校获全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试验学校、广西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先进集体。
2003年: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开始探索教学法改革,引进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法实验研究”,聘请该课题组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到校指导“诱思探究”教学活动。实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学校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当年,学校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高中学段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4—7月,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非典”,保证了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12月,学校顺利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同年,学校获广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先进集体、广西自治区文明庭院、柳州市2002年高考工作一等奖、柳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4年:1月,自治区教育厅下文确认柳江中学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5月16日,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现场会在柳江中学召开。6月,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第一次名列柳州第二。同年,学校获广西支教工作先进单位、广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同年,学校男篮代表柳州市参加“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制篮球冠军挑战赛”获广西赛区冠军、全国南部六省广州赛区第二名。
2005年:8月,学校男篮代表广西参加“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制篮球冠军挑战赛”挺进全国十六强。11月28日,著名英语教育家、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到学校开展疯狂英语讲座。12月,学校参与的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探究性阅读能力培养习惯养成与人的发展”课题结题,中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订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朱绍禹,中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杭州师范学院教授王光龙,副秘书长、山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张德斌,副主任、广西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麟生等专家到校参加结题会。
2006年: 1月6日,柳州市教育科研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现场会在柳江中学召开,全市(含六县)各学校都派代表参加。3月17日,柳州市教科所唐丽等5名教研员、老师到学校对《农村高中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中学英语真实动态原则的实验》两个课题的验收。4月28日,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员徐安德教授到学校作题为“德育创新,提高实效,从点滴做起”的报告。中央教科所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6年会暨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柳江中学作为该课题的实验学校和子课题学校,也作为广西高中学段的惟一代表,被评为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并获得中央教科所“六个一百”的全部奖项,全国仅三个学校获此殊荣。(吕宇、梁凤平合著的成果《提高学生自育能力的实践探索》获全国“百项德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吕宇校长被评为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梁凤平被评为全国“百位德育科研名师”、韦晶晶同学被评为“百名德育科研优秀学生”、韦晶晶家长黄柳江被评为“百名德育科研优秀家长”)。至此,学校4年来获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奖已逾百项。此外,学校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法研究实验”2006年被课题组评为“诱思探究学科教学法研究实验第一阶段结题总结优秀科研基地”,吕校长和周副校长被评为“优秀科研校长”,学校的成功经验在山东章丘召开的全国200多所实验学校中被指定为“十·五”期间结题经验交流会10所发言单位之一。
2007年:6月10日,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师生一行11人到学校进行交流访问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年,堡隆路开工建设,拆迁学校旧食堂、旧小卖部、第三、四、五、六、七栋教工公寓楼和单身宿舍楼、第八、九栋教师周转房。7月,第十、十一栋教工集资房竣工并交付使用。10月,学校新食堂竣工并投入使用。10月,全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周红五教授到学校作题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艺术”的报告会。12月,教育部第34期全国重点高中校长研修班56名校长学员到学校考察,对学校的评价是“柳江中学外在很朴素,内涵却很丰富”、“柳江中学不简单、不容易”。同年,学校被评为广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8年:1月7—8日,由于学校“和谐德育”系列课题研究实验成果突出,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开题会暨2008年实验区研究中心负责人会议特选址在柳江中学召开,据专家介绍,这样的大型会议首次在县城中学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组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和谐德育总课题组组长、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教授詹万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副处长、研究员、博士郝志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副研究员杜勇,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书记、初中学段负责人、研究员齐欣,中央教科所和谐德育总课题组核心成员、高中学段负责人、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研究员徐安德等组织并参加了会议,到会领导、专家256人。6月,学校高考本科上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029人。9月15日,朱芳雨到学校捐赠体育器材。11月,学校再次聘请“诱思探究学科教学法研究实验”课题负责人,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到校指导“诱思探究”教学活动。因学校女篮在柳州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荣获高中组11连冠,当年,代表柳州市参加广西第八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两年一届)获女子高中组第三名。同年,学校还获柳州市2007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质量奖。
2009年:学校投入75万元购买学生公寓热水供应系统,解决了学生用热水难的问题。同年,学校获广西卫生先进单位、柳州市2008年高考工作一等奖。
2010年:6月,学校高考二本上线率名列广西483所普通高中第28名,广西85个县级高中前10名。7月,学校获广西卫生优秀学校。12月,学校投入9多万元安装校园监控系统,确保了校园的安全。因学校女篮在柳州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荣获高中组13连冠,当年,代表柳州市参加广西第九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获女子高中组第二名。同年,学校继续荣获全国和谐德育系列科研先进实验学校,从2003年起,学校已连续8年荣获该项殊荣。此外,当年还获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柳州市2009年高考工作一等奖、柳州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2011年:1月,学校投入40多万元在现东教学楼安装16套多媒体设备。同时,分别给学生和教工机房添置80、50台电脑。1月16—18日,学校顺利通过自治区专家组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评估验收。6月,学校高考一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00人大关,达204人,上线人数名列柳州市第三,2011年高考二本上线率再次名列广西483所普通高中第26名,广西85个县级高中第7名(本届考生中当年入学只有7个A)。10月18日,柳州市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在柳江中学举行。同年,学校获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广西优秀科研成果先进单位等荣誉。
2016广西柳州健儿在奥运会的成绩如何?
政治、军事界
马飚(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林国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吕强(海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
匡吉(原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
石兆棠(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
叶馥荪(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主席)
宋福民(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林芳(原广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书记)
韦力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黄铭汉(自治区政协、原钦州市市长、自治区投资开发总公司董事长)
吴集成(广西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原柳州市委书记、柳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伟嘉(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陈建林(广西区金融办公室副主任)
王本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9研究所)
莫矜(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主任、统战部部长、广西民院院长)
韦家国(原自治区民委主任、区政协常委、区土地厅长)
韦献猷(原自治区组织部部长)
路藩(1941年中共柳州第一任市委书记,原武汉钢铁学院党委书)
刘尚文(原武汉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韦素华(原国家海洋局纪检书记)
沈章平(原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丘行(原自治区文联书记)
韦君毅(原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
梁为揖(中宣部教育局副局长)
熊福强(前柳州军分区副政委、正师级)
韦毅 (前成都军区纪检委处长、副主任、师级)
学术、科技届
吴学谋(数学家、教授、2003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龚虹嘉(科技企业家,先后创办德生公司、海康威视、握奇数据,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9位)
许祥泰(国家级专家、高级工程师)
韦其宁(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副总)
潘建(原广西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龙祖彭(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李创采(广西工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
黎平(广西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韦春北(玉林师院党委副书记)
郑 梅(美国《芝加哥日报》总编)
刘克夫(加拿大雷克汉机械工程学院工程系教授)
周继扬(大连工学院铸工教研室主任、教授)
宋燕 (中央建工部总工程师)
卓斌 (博士、上海交大首席教授,全国高校船舶动力工程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敏丽(北京农业机械学院教授、博导)
唐洪(中科院博士、心理专家)
李良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科学家)
郑华山(山东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
海镇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王本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9研究所专家)
孙代文(原柳州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章崇义(原广西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潘健(原广西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谢汉强 (中国“柳宗元学会”理事会副事长,原柳州日报总编辑)
文艺界:
吉联抗(音乐家)
银力康(音乐作曲家、全国音协会员)
王培堃(中国美协会员、柳州市美协副主席、一级美术师)
汤漾(柳州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
梁荣中(区美协常务理事、画家)
朱锡华(桂剧音乐家)
丁宪文(书画家)
体育界:
张剑平(原广东篮球队副总教练)
周耀东(航模运动键将、广西航空运动学校副校长)
杨毅(1992年世界残奥会金牌获得者)
企业界:
韦力清(南糖集团总裁)
姜援朝(内蒙古自治区网通公司总经理)
刘耕(成都汉龙集团董事长)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柳州籍:韦永丽、莫有雪、肖金雨3位运动员参加了里约奥运会。
韦永丽未进入女子100米决赛。
莫有雪在男子4*100米接力中被队友换掉,没有参赛。
肖金雨是作为男子蹦床替补参赛的,不过没有机会上场。
韦永丽。女,壮族,1991年10月11日出生于广西柳州市。(未进100米决赛)
2011年,参加大邱田径世锦赛。2011年9月4日,在女子4X100米接力资格赛中,因抢跑被罚下。2014年韩国仁川亚运会女子百米田径项目,韦永丽以11秒48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田径队在仁川亚运会上夺得一金牌。2016年比利时根特室内赛上,韦永丽7秒43夺得女子60米季军。
2.莫有雪。男,1996年2月10日出生于广西柳州,短跑运动员。(未参加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
2011年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2013年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以10秒35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冠军,成为首位夺得世少赛男子百米冠军的中国运动员。2015年8月29日,在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中以第一棒的身份参赛,全队以38秒01的成绩摘银,创造亚洲历史。
3.肖金雨。2016年6月18日,2016年蹦床世界杯意大利站比赛在布雷西亚展开男、女个人网上资格赛。男子方面,中国队派出四位选手参赛,他们分别是高磊、董栋、涂潇与肖金雨。肖金雨以总分106.720分名列第十位,无缘决赛。(替补,未参赛)